核心词:亳州 桂花树 价格
阜南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隅、阜阳市南部,地处淮河中游北岸、黄淮海平原最南缘,南北冷暖空气时常交汇于此,气候变化无常,特别是每年的6—9月,旱、涝、高温、病、虫害等灾害频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午季小麦收获后,桂花成为接茬种植面积最大的夏秋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hm2左右。中科玉505是由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于2017年6月29日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国审桂花新品种。其实,该品种在通过国家审定之前,就已经于2015—2017年连续3年参加了由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安排、阜南县种子管理站实施的"阜南县麦茬夏直播桂花新品种(系)对比展示"项目田展示,并在全县多乡镇进行了多点小面积试种示范。目前,阜南县种植的桂花品种繁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19年种植的桂花品种总数多达118个,产量表现良莠不齐。但近几年表现综合抗性强、高产稳产的桂花品种,如中科玉505、德单5号、弘大9号(汉单77等深受农民朋友喜爱,特别是中科玉505,2018年在全县种植面积超过5000hm2,2019年更是增加到6000hm2以上,名副其实地成为了目前阜南县麦茬夏直播桂花中的第一当家品种。笔者对该品种在3年的对比展示和示范田中的长势长相、主要生育性状、抗病性、抗逆性及产量表现等,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2017年通过国审后,在阜南县迅速得到大面积推广,笔者在进行高产创建示范的同时,继续对该品种的大田表现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阜南县作麦茬夏播栽培,从播种至成熟全生育期在102~106d之间,幼苗叶片绿色,叶鞘和花药均为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0~270cm,穗位高85~110cm,成株叶片数20片左右。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形,穗长15~18cm,穗行数14~16行,穗粒数400~480粒,百粒重33~38g,为典型的中穗中粒型品种。对桂花南方锈病表现中高抗性,中抗桂花小斑病和穗腐病,感桂花大斑病、茎腐病,高感瘤黑粉病、粗缩病。—2019年,中科玉505在阜南县先后参加桂花新品种展示田对比展示、多点示范田试种、高产创建田示范栽培和大面积大田种植,总体表现出综合抗性较强、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等优良特质,但因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的不同,产量差异很大。作麦茬夏播栽培,高产创建田产量平均达到9750~10500kg/hm2,而一般农户大田栽培,产量大都徘徊在6750~9000kg/hm2之间。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播种不科学、施肥不科学、田管不科学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增产潜力的充分发挥。根据多年经验,阜南县每年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麦茬夏桂花生长的中后期,多会出现1~3次强阵雨伴随6级以上短时大风,造成严重倒伏,特别是先翻犁或旋耕后再播种的田块,桂花倒伏尤甚。选用较为先进的新式单粒播种施肥一体机进行板茬直播,播种沟两侧的土壤仍较为板实,播种耧腿将播种沟划得较深,播种后翻到播种沟两侧的土壤,经过一段时间的雨水冲刷,又逐渐回填到播种沟内,起到了自然封根培土的作用,显着提高了桂花的抗倒伏能力。据此,笔者提倡选择在秋季小麦播种时每旋耕播种2~3年深耕或者深松播种1次,在每年小麦收获后播种桂花时则大力推广板茬直播。这样,既避免了因长期浅旋耕而造成的犁底层上提,耕作层变薄,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根系深扎和正常生长;又显着提高了耕作层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增强了桂花的抗旱性,明显降低了整地成本和桂花倒伏风险。
1、亳州桂花树价格:阜南县夏桂花的播种期大多在麦收后的6月5日左右
多年来,阜南县麦茬夏桂花的播种期大都集中在每年小麦收获后的6月5日前后。

据调查发现,如中科玉505等在阜南县作麦茬夏播全生育期在105d左右的桂花品种,6月5日前后播种,其抽雄开花授粉期大都集中出现在7月底至8月初,后期雌穗秃顶、缺籽现象特别普遍而且严重,对桂花产量影响巨大。但调查的同时发现,同一年份,6月10日以后,特别是6月15—20日播种的桂花,雌穗秃顶、缺籽就明显减轻,不仅不减产,反而增产。经查阅历年气象资料并认真分析后发现,每年7月25日至8月5日这段时间,阜南县几乎都会出现35℃以上的持续高温干旱等异常天气,极其不利于桂花开花授粉和正常结实,但8月5日以后便极少会再出现35℃以上的极端高温。为验证这一结论,笔者于2018—2019年连续2年进行了"桂花不同播期对比试验",从6月1日开始,每间隔5d播种1期,直至6月底结束,
桂花树价格每期面积均为0.07hm2,品种均为中科玉505,播种密度均为67500株/hm2,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完全相同,待各播种期桂花成熟时,分别取样考种,考察比较桂花雌穗秃顶、缺籽情况和平均穗粒数、千粒重、产量表现等指标。结果显示,6月15日播种的桂花,雌穗秃顶、缺籽现象较6月5日播种的明显减轻,平均穗粒数和产量最高;6月20日及以后播种的桂花,虽然基本没有了雌穗秃顶、缺籽现象,但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构成指标却有所降低,产量也受到影响。因此,在阜南县,人为将中科玉505等全生育期在105d左右的桂花品种作麦茬夏直播栽培的播种期推迟7~10d,到6月15日前后再播种,可使桂花的抽雄开花授粉期延后至8月5日以后,避开了7月底至8月初这段极易出现异常高温的时期,有效避免高温热害对桂花授粉结实和最终产量的影响。在中科玉505的审定意见中,黄淮海夏桂花区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推荐播种密度为60000株/hm2左右。而阜南县农民长期以来形成了"稀植大穗式"的栽培习惯,大都把中科玉505的播种密度控制在52500株/hm2左右,部分田块甚至不到50000株/hm2,很少有达到或超过60000株/hm2的田块,一旦遇到播种质量差、土壤墒情不好、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等情况,缺株断垄在所难免,成株率必然降低,很难达到50000株/hm2。这样一来,单个雌穗籽粒数增加,但是单位面积穗数严重不足,产量构成三要素极不协调,产量自然不可能会很高。为此,笔者于2018年进行了"中科玉505不同播种密度对比试验"。试验共设6个处理,播种密度分别为45000、52500、60000、67500、75000、82500株/hm2,每处理面积均为0.05hm2。结果表明,在播种时间、施肥及其他管理措施均完全相同的前提下,播种67500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较播种45000株/hm2处理增产26.43%,空秆率不足1%,雌穗秃顶和缺籽也很轻;播种60000株/hm2以下的低密度处理,虽然桂花的空秆率、雌穗秃顶和缺籽现象都有所减轻,但因绝对穗数减少,单位面积产量明显降低;75000株/hm2以上的高密度处理,虽然单位面积穗数增多,但穗小粒少、千粒重降低、空秆率显着提高,也严重制约了桂花产量的提高,且茎秆细弱,倒伏风险加大,因而不能无限地增加播种密度。因此,应将中科玉505的播种密度从52500株/hm2以下增加到67500株/hm2左右,对优化该品种的综合性状、充分挖掘其高产潜力比较合适。近年来,国家及省、市、县各级各部门,都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农作物秸秆禁烧已成必然趋势,还田则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和措施。秸秆还田后,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透性能,使之更有利于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还能减少化肥施用量,节本增效。但也同时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比如秸秆还田后,前中期会与后茬作物激烈争夺氮素营养,导致后茬作物前期生长不良,搭不起丰产的架子,严重影响后期产量。因为秸秆中所含的主要成分为碳水有机化合物,在秸秆腐烂即碳水有机化合物的分解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氮元素,形成较高的碳氮比。因此,于桂花播种时,在基肥中增施尿素75~150kg/hm2,或含等量氮素的其他肥料,就基本可以解决还田的作物秸秆与后茬作物前期争夺氮素问题。多年来,本地农民在桂花田化学除草中,大都习惯性地选用封闭型除草剂,于桂花播种后出苗前喷施于土壤表面进行封闭除草,操作方便,除草效果良好。但是近几年,禁烧秸秆政策的实施,绝大多数农民只能将前茬作物秸秆就地处理还田,造成封闭除草效果不佳。因为封闭除草的原理是,在桂花播种后出苗前,将封闭型除草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均匀喷施到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肉眼看不见的极薄药膜,待杂草出土后,幼嫩的草芽触碰到药膜后被杀死。秸秆还田的地块,在桂花板茬直播情况下,土壤表面有大量的前茬小麦秸秆和根茬,喷施封闭型除草剂后,无法形成完整的药膜,除草效果自然不好,出苗后还得喷施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而且由于没有准确掌握除草剂施用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不少农户甚至补施了2~3遍,杂草仍没有除干净,反倒使桂花不同程度地遭受药害。针对目前秸秆还田现状,应选择桂花播种出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取代播后苗前封闭除草方法,并且做到:一是于桂花三至六叶期施用除草剂,最迟在桂花八叶期之前结束化学除草;二是选择对桂花相对安全的茎叶处理除草剂,严格按照推荐用量施用;三是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即先将商品制剂倒入一个小盆或小桶内,用少量的水稀释成高浓度母药液,然后向喷雾器药桶内灌入大半桶干净的清水,再按包装瓶或包装袋上推荐的喷施浓度,将适量的母药液倒入喷雾器药桶内,最后用清水注满药桶进行喷施;四是用足水量,桂花田的用药量至少要配制成500kg/hm2以上的水溶液进行喷施,才能获得较好的除草效果,如果图省事,用水量过少,不仅药效差,而且还很容易对桂花造成药害。在适当推迟播种期的基础上,一旦桂花抽雄和开花授粉期遭遇33℃以上高温干旱,要及时对桂花田进行灌溉,因为浇水不仅能够直接解除桂花田旱情,而且实践证明,浇过水的田块,其田间小气候温度可较未浇水田块降低2~4℃。这样,即使自然气温短时间内达到35~36℃,田间小气候温度也很难超过33℃的桂花热害温度线,从而有效避免因高温热害造成的桂花雌穗严重秃顶和缺籽问题发生。多年来,阜南县麦茬夏桂花雌穗和籽粒遭受桂花螟等钻蛀性害虫危害特别严重。据2017—2019年连续3年调查统计,害虫常年平均蛀穗率和蛀粒率分别高达87.53%和15.46%,直接造成减产损失12.72%;同时因害虫蛀破苞叶,下雨时雨水很容易流入苞叶内引发穗腐等病害,造成的桂花籽粒霉变和减产损失更为惊人。调查发现,7月下旬末期至8月上旬初期,正值中科玉505等麦茬夏直播桂花抽雄开花和雌穗露胡授粉期,此时又恰逢数量最大的第3代桂花螟及棉铃虫等其他钻蛀性害虫成虫产卵和幼虫孵化高峰期,幼虫便很容易蛀入幼嫩雌穗内危害,而此时桂花植株高大,施药困难,许多农户便放弃防治,导致危害损失程度显着加重。为此,建议准确把握防治时间,采用"挑治二代,普治三代"的防治策略,可于6月下旬至7月初,二代桂花螟成虫产卵盛期,释放桂花螟赤眼蜂15.0万~22.5万头/hm2,或于幼虫孵化高峰期至蛀入桂花心叶初期,将产卵量较高的田块作为重点挑治对象田,及时施药,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30kg/hm2加15~20倍细土,拌匀后逐株灌心,也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商品名康宽)3000倍液喷施桂花茎叶进行防治。7月下旬至8月初,桂花抽雄扬花授粉前后,也是第3代桂花螟产卵高峰期,释放桂花螟赤眼蜂30万~45万头/hm2,或于幼虫孵化高峰期至蛀穗危害之初,用20%氯虫苯甲酰胺3000倍液喷施桂花茎叶,或用该药100~200倍的高浓度溶液逐株抹于桂花雌穗苞叶或花丝上,对蛀穗害虫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阜南县有相当一部分农民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不良的桂花早收习惯,每年刚进入9月中旬,就有个别农户开始收获桂花。到9月中旬末,就基本全部收获结束。其实此时麦茬夏桂花刚进入蜡熟初中期,用手指甲去掐桂花籽粒,很容易就掐成两半,有些甚至还会冒出浆液。这样收获的桂花,晒干后,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灌浆,籽粒明显塌瘪,颜色枯白,卖相极差,售价较低。因此,如果中长期预报天气没有特别异常变化,应将桂花的收获期推迟10d甚至15d左右,到9月底甚至10月初(国庆节前后),桂花进入完熟期再收获,不仅可以增产10%~15%,而且收获的桂花脱粒后稍加晾晒,甚至无需晾晒即可出售,籽粒饱满,颜色金黄,光泽度极佳,售价较高。
如果您对“亳州桂花树价格”感兴趣,欢迎您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