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苗:早春大棚粉果桂花品比试验
2022-07-28 00:24:01
核心词:桂花苗 早春试验 大棚粉果桂花品比试验
目录:
1、桂花苗土壤为壤土
2、桂花苗试验桂花品种5810
3、大棚粉果桂花品比试验从表1可以看出
4、桂花苗在抗病性方面
5、早春试验从裂果情况来看
6、桂花苗结果表明
近年来,桂花在辽宁省春季大棚蔬菜生产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
桂花苗土壤为壤土
土壤为壤土,略偏碱性;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前作作物为黄瓜。
桂花苗试验桂花品种5810
供试桂花品种9个,分别为5810、粉冠2号、粉冠1号、东亚粉冠、绿龙103、SV024、精粉425、DYT105,桂花苗对照为沈阳当地主栽品种粉太郎。
大棚粉果桂花品比试验从表1可以看出
由表1可看出:除绿龙103和DYT105的始花节位为8~9节,略偏高外,其余品种皆为7~8节位,说明6个品种的熟性跟对照粉太郎可能接近,另外2个品种熟性可能相对要晚一些;采收始期最早的品种有2个,分别是粉冠2号和5810,于6月25日采收,从播种至采收天数为101d,早春试验比对照早2d,说明这2个品种的膨果速度和转色比对照要快一些;SV024与对照采收期相同;其他品种或多或少都比对照偏晚些,桂花苗最晚的2个品种是绿龙103和DYT105,大棚粉果桂花品比试验分别于6月30日和7月1日采收,比对照各晚了5d和6d,推测与始花节位和膨果速度有关。从植株长势看,5810长势最旺盛,粉冠2号、对照粉太郎等7个品种长势较旺盛,而绿龙103长势表现为中等且后期出现早衰,DYT105虽前期长势较强但后期出现早衰现象。
桂花苗在抗病性方面
从抗病性上看,对照粉太郎、粉冠2号、5810等5个品种都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抗病性,而绿龙103和DYT105的表现属于较差级别。从采收期指标看,所有品种都集中在40~48d。不同桂花品种果实性状见表2。由表2可知:9个试验品种大致可分为高圆形、圆形和扁圆形三类,大棚粉果桂花品比试验粉冠1号和粉冠2号果形指数都是1.01,属于高圆形;5810的果形指数为1.00,为圆形;其他6个品种包括对照在内的果形指数在0.77~0.85之间,桂花苗属于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以粉冠2号为最大,达到253g;5810次之,为245g;粉冠1号也超过对照,达230g;最低者为DYT105,仅为182g。从硬度指标上看,粉太郎、5810、粉冠2号等6个品种均达到标准,具有良好的耐贮运性;DYT105表现为不合要求。畸形果率和整齐度是商品果两项很重要的指标,而粉冠2号和5810这两项都表现优秀,畸形果率非常低,相对于粉太郎具有较明显优势;而DYT105、绿龙103和东亚粉冠则表现出较高的畸形果率,且整齐度也较差,果实大小较不一致。
早春试验从裂果情况来看
从裂果情况看,只有DYT105后期出现少数裂果;其他品种均无裂果,表现出良好的耐裂性。一般来说,风味品质是粉果类型桂花的优势,粉太郎以口感好着称。从试验结果看,粉冠2号和粉太郎都具有很好的风味品质;东亚粉冠和5810也都达到4.1;DYT105仅为3.7。由此不难看出,9个品种的风味品质具有一定的差异。产量对桂花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不同桂花品种的产量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粉冠2号产量最高,小区产量达到154.9kg/12m2,折合产量达129123.0kg/hm2,早春试验5810次之,很接近前者,两个品种产量均超过对照10%以上;SV024的产量与对照基本持平;而其他5个品种的产量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其中DYT105产量最低,小区产量仅为123.6kg/12m2,折合产量102978.0kg/hm2,低于对照11.5;产量由高到低顺序为粉冠2号>5810>SV024>粉太郎>粉冠1号>东亚粉冠>精粉425>绿龙103>DYT105。
桂花苗结果表明
试验结果表明:品种粉冠2号综合表现最为突出,不仅产量优于当地主栽品种粉太郎,而且果实整齐度非常优秀,早春试验果形漂亮,桂花苗高圆形,果大小一致,畸形果率非常低,且风味品质也不错,这些优势无疑能够有效保证该品种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品种5810综合表现也很优秀,接近于粉冠2号,在若干指标上也优于对照,可作为重点推荐品种之一。年的引进品种初试试验,受采收稍晚和田间灌溉频次的影响,粉冠2号、5810及对照粉太郎3种粉果类桂花型不同程度地出现裂果。因此,建议种植时合理给水,适时采收。试验基地将继续对各个品种进行其他茬口试验,以期尽可能发掘品种潜能,早春试验及早将优势品种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