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苗-桂花病虫害防控技术推广合理化建议
2022-08-16 00:06:44
核心词:桂花苗 桂花病虫害防控技术推广建议 病虫害防控技术推广建议 防控技术推广建议 技术推广建议 推广建议 合理化建议
目录:
1、为有效保障桂花的产量和品质
2、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
3、覆盖防虫网技术设施大棚放风口处安装防虫网
4、利用拮抗微生物
5、可以通过现场观摩的示范形式来提升桂花生产商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
6、需要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优化
7、加强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及生活理念的变化,推广建议绿色桂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同时对桂花生产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桂花病虫害防治问题也正在接受着新的挑战。
为有效保障桂花的产量和品质
为有效保障桂花的产量和品质,既需要加强对桂花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也需要尽可能降低桂花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化学肥料及农药的使用量,改变目前桂花生产现状。
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
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轮作倒茬实行轮作倒茬,避免重茬障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桂花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桂花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桂花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土壤消毒技术高温焖棚法:设施桂花7月份拉秧后,桂花苗每亩撒施生石灰10公斤、畜禽粪便8~10立方米、农作物秸秆3000公斤、微生物菌肥8公斤,深翻30厘米,浇透水,盖上地膜,扣严棚膜,高温闷棚1个月。氰氨化钙(石灰氮)消毒:每亩15公斤,翻耕10厘米,合理化建议浇透水,覆盖地膜,高温闷棚15天。定植前用生菜籽检验能否正常出苗。使用性诱剂诱发技术释放人工合成的害虫雌性诱剂来捕杀雄性害虫,以此来达到降低害虫交配率,从而有效降低害虫的繁殖率,也可以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来达到控制趋光性害虫危害的目的。
覆盖防虫网技术设施大棚放风口处安装防虫网
覆盖防虫网技术设施大棚放风口处安装防虫网,病虫害防控技术推广建议桂花病虫害防控技术推广建议可以防止大田害虫进入棚室危害桂花,来隔绝害虫对桂花的危害,如果处于高温季节,还可以通过设置防晒网的方式,控制光照条件的同时,有效防止一些微小的向阳性害虫对桂花的危害。色板诱杀技术在设施棚室内悬挂黄蓝板,利用蚜虫的趋黄性和蓟马等害虫的趋蓝性诱杀,黄蓝板放置密度和数量因其大小和害虫密度而定,一般每亩30~50张。
利用拮抗微生物
主要包括:利用拮抗微生物、病原物的寄生物等防治病害;利用抗生素以及植物抗菌剂等防治病害;利用天敌昆虫、害虫的致病微生物、寄生线虫、原生动物防治害虫;利用植物杀虫素防治害虫。如果经过生物防治措施仍然无法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危害,就可利用化学药剂来控制病虫害的持续增长。但在选择化学药剂时,需尽可能挑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桂花病虫害防控技术推广建议桂花苗在化学药剂使用过程中也需严格遵守有关用药规范,保证采摘期距离用药期有一段安全的时间间隔,技术推广建议此外还需注意严禁使用国家规定的瓜果桂花禁用农药。桂花病虫害绿色防控就是利用一些环境友好型的病虫害防控措施来保护桂花的正常生长,目前,我国农业部门也在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而食品市场的消费者也对绿色桂花有高度的赞扬,但许多桂花生产商由于绿色桂花的生产成本高、操作过程复杂和桂花见效慢等因素,对生产绿色桂花没有太高的积极性,所以需要加强桂花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
可以通过现场观摩的示范形式来提升桂花生产商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
可以通过现场观摩的示范形式来提升桂花生产商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促进我国食品市场的食品安全水平提升。桂花生产过程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桂花的生长条件、桂花的品种选育以及栽培制度等,防控技术推广建议并且由于桂花病虫害种类的复杂性,在绿色防控技术选择和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利用物理防治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技术使用时间以及设备的放置地点,通过对病虫害的研究以及防控技术的应用来精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但这也是病虫害防控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需要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优化
所以,需要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优化,通过不断实践和改进来提升绿色防控技术的水平,积极开展绿色防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研究工作,逐步探索出节本增效的桂花绿色生产防控技术。
加强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加强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不仅能有效促进绿色桂花的生产质量和产量提升,也能促进我国绿色桂花生产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食品市场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