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苗(药用桂花艾草的人工栽培技术)
2022-08-25 00:07:11
核心词:桂花树苗 药用桂花艾草技术 药用桂花艾草技术的 人工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目录:
1、艾草不仅能食用而且具有药用功效
2、种子繁殖由于出苗率不是很高
3、大量种植也可采用种子繁殖
4、艾草的抗逆性及适生性均较强
5、但在福建闽西南地区人工种植艾草时
6、艾草作食用时
艾草俗称医草﹑香艾、灸草及艾等,为菊科宿根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常生长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高寒与极干旱地区除外)向阳且排水较好的路旁、河边、荒野、山坡及林缘等地也见于森林及草原地区,但以在湿润肥沃的地方生长较好。
艾草不仅能食用而且具有药用功效
艾草不仅能食用而且具有药用功效,同时还可以作为饲料及工业原材料,因此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开发利用前景。
种子繁殖由于出苗率不是很高
种子繁殖由于出苗率不是很高,一般多用在选种、育种工作中。林碧珍等:药用桂花艾草的人工栽培技术2017年第8期2017年第8期林碧珍等:药用桂花艾草的人工栽培技术艾草在福建闽西南等地一般采用分株繁殖,时间在3、4月或10、11月份,当艾草根茎蘖苗长至15~20cm时,在浇水使土壤湿润后,进行分株移栽。在分株定植前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干燥畜粪400kg,结合整地充分拌入土壤。采取分株繁殖的,挖取留桩蘖苗进行分株栽种即可。
大量种植也可采用种子繁殖
大量种植也可采用种子繁殖,闽西南等地播种一般在早春2、3月份进行,药用桂花艾草技术的可采取育苗移栽或直播方式。播种常在春季整地施肥后,一般开约3cm的浅沟,施足基肥并浇透土壤。播种前预先用温水浸种半天,漂去瘪粒,捞出晾干后,将种子用细泥或细沙拌均匀后播于沟内或将5、6粒的种子播于浅穴内并覆盖约05cm细土。播后加强管理即可。
艾草的抗逆性及适生性均较强
艾草的抗逆性及适生性均较强,在自然野生状态中很少有病虫害发生。
但在福建闽西南地区人工种植艾草时
但在福建闽西南地区人工种植艾草时,由于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削弱,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虫害主要有蚜虫及夜蛾类,防治时可根据两种害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黑光灯诱杀;病害主要有白粉病,但如果及时采收并适当控制植株密度,防徒长,一般可不用药物防治。艾草的采收,因用途不同,采收时间不一致。
艾草作食用时
艾草作食用时,只采摘苗期嫩叶芽或成株期的顶部嫩芽;用于药用时,药用桂花艾草技术在整个季节内均可采用;用于饲料添加时,不宜留养过老,一般应在植株未现蕾前采收供作饲料用;在生产上晒干收购或直接用于粗提物防治农作物害虫时,应在植株现蕾而未开花时及时采收,收割后的植株不宜放在烈日下暴晒,以免艾叶与茎部失水不一致,叶部过快失水而造成叶片散落,因此需要将收后的植株摊放在较为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当植株晾干至含水量14%时便可打包至销售点销售,也可将采收的艾草充分晾晒至干后,放入石臼中,充分捣碎使之成细碎的棉絮状,筛去灰尘、粗梗和杂质,制成洁净柔软的艾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