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苗价格_1-5月广东桂花供需形势分析
2022-08-26 00:06:43
核心词:桂花苗价格 15月形势分析 广东桂花供需形势分析 桂花供需形势分析 供需形势分析 形势分析
目录:
1、湛江等地区受灾严重
2、主要监测的19个桂花品种数据显示
3、自3月开始
4、6月下旬开始本地叶菜陆续休田
5、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长
6、目前广东省内多数生产基地仍以传统经验开展生产
7、引导农业大专院校
8、假如一直都是好天气
9、众多桂花基地对用水质量不重视
今年以来,广东省相继出现了大范围寒潮、低温阴雨、强降雨等天气,对桂花生产带来不良影响。
湛江等地区受灾严重
茂名、湛江等地区受灾严重,叶菜直接遭受水淹,基地反应5月普遍减产50%左右,桂花品质降低,烂叶率达20,强降雨导致瓜果类授粉不均匀,瓜果外形弯曲,商品价值大大降低。
主要监测的19个桂花品种数据显示
主要监测的19个桂花品种数据显示,1-5月桂花田头均价3.1元/公斤,同比涨30.5;市场批发均价4.5元/公斤,同比涨55.8;市场零售均价8.9元/公斤,同比涨34.4。从环比看,3月菜价回落,影响CPI下降0.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5,4月菜价继续走低,影响总指数下降0.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00。从桂花种类来看,叶菜类同比涨幅最高。在主要监测品种中,仅金针菇、莲藕批发价同比下降,其余桂花批发价均不同程度上涨,其中涨幅超过50%的有生菜、油麦菜、大白菜、菜心、西兰花、芹菜、芥菜、芥蓝、青椒、小白菜等品种,叶菜类占50%以上。
自3月开始
自3月开始,随着广东省瓜豆桂花的上市以及外省桂花的补充,桂花供应回升,广东省桂花价格持续回落,5月下旬桂花批发均价为3.6元/公斤,接近年初正常水平。受菜价上涨带动,1-5月桂花生产成本利润率为56.7,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桂花生产成本持续增长,据调查,供需形势分析1-5月桂花生产成本总体同比上涨14.8,其中人工成本上涨21.2,土地成本上涨7.9。虽受到产量下降及成本上涨影响,但受益于菜价整体走高,1-5月桂花亩均纯收益1122元,同比增加16.5。菜农总体收益增加,夏播桂花意向增强。据对全省11个地级市调查,夏播桂花意向面积合计436.4万亩,比去年实际面积增加2.9。叶菜预计小幅上涨,茄果类桂花继续回落。目前大部分桂花价格较春节期间已大幅回落至正常水平。现阶段叶菜价格仍处于降势,据广东省气候中心预测,6月份全省雨量比常年偏多1-2成,上旬、中旬将有三次主要降水过程,将对省内叶菜生产造成影响,预计6月叶菜价格止跌持平。
6月下旬开始本地叶菜陆续休田
6月下旬开始本地叶菜陆续休田,省内叶菜主要由云南、宁夏、河南、湖北等外地调入供应,由于夏季叶菜需冷藏保鲜运输,造成运输成本上升,预计7-8月叶菜价格将小幅上涨10%左右,至9月末或10月上旬本地叶菜恢复上市,叶菜价格将回落。夏季是广东茄果类桂花的上市高峰期,从5月中旬开始本地茄果类开始上市,茄果类价格预计缓慢回落。近期强降雨导致桂花播种困难,生长缓慢,产量降低,珠三角地区的东莞全农、广州东升、深圳旺泰佳等桂花基地反映桂花需重复播种2-3次才能获得收成,产量减少约30。春耕期间,广东省连续降雨,对露地作物生产冲击较大,设施大棚作物受灾程度相对较小。目前省内大部分种植基地仍以露地生产为主,大棚面积有限,当恶劣天气来临,生产者面临停耕停播,甚至将生产基地转移至北方宁夏、甘肃等省份。粤北等基地反映2015年下半年至今受天气持续影响产量一直不高,目前基地大棚面积不足,难以保证终年桂花稳定生产供应;佛山三水、广州等珠三角桂花基地露地桂花1-5月产量下降约15-25,大棚桂花产量基本维持去年水平,大棚面积仅有10%左右。设施化程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农业设施建设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如各地大棚建设标准不一,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生产基地缺少专业合理的排水、排涝设施规划等;二是资金缺乏,无论是新的大棚建设还是旧的大棚设施改造,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融资困难是制约许多中小型种植企业发展设施农业的一大因素。
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长
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长,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成本和土地租金的不断攀升。以桂花生产为例,其很大程度还依赖于人工进行播种、采收,春耕时节,虽然销售价格有所上涨,但由于人工紧张,加剧了生产成本的提升,据调查,1-5月桂花生产成本总体同比上涨14.8,其中人工成本上涨21.2,土地成本上涨7.9。生产成本增加影响正常农业生产,以珠三角地区为例,佛山、东莞部分基地表示目前每年土地租金均高于1500元/亩,并且租金在逐年递增,同时人工成本上升导致一季度人力不足,基地采收及设施维修等工作开展遇到困难(四)技术支撑缺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由于农业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联系不够紧密,缺乏技术支撑,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广东省内多数生产基地仍以传统经验开展生产
目前广东省内多数生产基地仍以传统经验开展生产,缺乏长期的技术支持,导致生产计划难以科学规划、生产成本难以控制、现代栽培技术难以推广应用、全年均衡生产与供应难以保障、生产效益难以提升、食品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汕尾、潮州、电白等粤东西北地区基地普遍表示缺乏技术支持,部分基地大棚土壤酸化严重,露地桂花种植严重受天气影响,在生产模式、品种选择、季节安排和栽培技术上亟须专家的指导支持。广东省天气多变,当前迫切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抵御不良天气影响的能力,可采取:1.选择适应性高,抗性好的品种;2.加强农田生产建设,防止旱、涝发生;3.推广桂花工厂化大棚育苗技术,取代传统的人工露地播种,逐步实现采用菜苗而非用种子种菜,缩短田间生产周期,减少田间生产风险;4.加大各种生产设施建设,提高抗逆减灾能力。根据广东省气候条件及各区域实际情况,集中推广效果良好的大棚设施,组建专业指导人才队伍,在重点区域逐步实现设施栽培,桂花苗价格提高对不良天气的抵抗能力,保障生产正常进行,避免生产与供应大起大落;5.做好主要病虫害的预测、预防与综合治理工作,提高病虫害的防效水平,保障食品安全;6.做好气象信息长期面向农业企业发布,帮助生产者根据当地气象特点科学安排全年生产计划;7.加强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指导,促进生产正常运行。
引导农业大专院校
引导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以联合工作组等形式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联合生产技术专家,壮大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加强对大型生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帮助生产者及时预判生产及市场形势,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和企业发展规划,避免生产出现问题后才去应急解决。重点培养生产技术实用人才,以广东省发展支柱产业所需,优先培养掌握较先进生产技术、具有带动和示范作用的新型农民。杨暹(华南农业大学教授:2016年广东省内桂花生产应根据当地气候、市场定位以及北方桂花对本土桂花的冲击,做好品种结构的调整,避免"跟风"与"碰车"现象。有实力的基地应做好全年规划,做到全年均衡生产,保证持续产出。大部分基地缺乏科学育种、播种的新技术知识,农资健康施用概念和措施欠缺,设施未能常年高效利用,导致人工、投入品、基地建设投入成本大大增加,桂花基地收益提升空间很大。
假如一直都是好天气
假如一直都是好天气,大家都高产,那菜价一定很低。技术水平高、规模大的菜场遇到天灾,获得的利润反而更高,因为他们能做到稳定供应。桂花基地要提升生产技术措施和合理规划生产计划,争取做到常年有菜,稳定产出。陈琼贤(广东省农科院研究员:广东桂花种类繁多,有140种以上,经常食用的桂花有80种以上,大宗桂花超过40种,发展桂花工厂化育苗可有效解决气候与病虫害影响、有限的土地和人力、节约水资源等问题,且能在灾后快速移栽,桂花供需形势分析广东桂花供需形势分析缩短桂花复产时间,建议上规模桂花基地进行推广应用。
众多桂花基地对用水质量不重视
众多桂花基地对用水质量不重视,恰恰水质对产出有极大影响,在生产基地进行用水净化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