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苗-3种杀虫剂对桂花迟眼蕈蚊的亚致死效应
2022-08-28 00:06:01
核心词:桂花树苗 3种杀虫剂亚致死效应 杀虫剂亚致死效应 对亚致死效应 对亚致死效应桂花迟眼蕈蚊 对亚致死效应的
目录:
1、高效氯氰菊酯
2、试虫为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室内培养多代的桂花迟眼蕈蚊敏感品系
3、采用SPSS19.0单因素比较桂花迟眼蕈蚊用药处理的各项生物学数据
4、杀虫剂施用于田间后
5、宋亮等报道
6、本研究结果表明
7、高效氯氰菊酯的速效性较好
桂花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YangetZhang,属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是一种为害桂花、大蒜、葱等多种百合科蔬菜嫩茎及根部,3种杀虫剂亚致死效应桂花树苗同时可取食百合科、菊科、黎科、十字花科、葫芦科、伞形花科多种蔬菜农作物的重要害虫。
高效氯氰菊酯
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对韭蛆的致死作用已有相关报道,但在田间用药时,部分害虫未接触到致死剂量的药剂,而且药效也会逐渐衰减至亚致死剂量,因此亚致死剂量对害虫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对指导田间用药有重要意义。
试虫为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室内培养多代的桂花迟眼蕈蚊敏感品系
试虫为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室内培养多代的桂花迟眼蕈蚊敏感品系,于温度、相对湿度%且无光照的恒温恒湿培养箱内培养。
采用SPSS19.0单因素比较桂花迟眼蕈蚊用药处理的各项生物学数据
采用SPSS19.0单因素比较桂花迟眼蕈蚊用药处理的各项生物学数据。种药剂对桂花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毒性良好,结果见表1,可见,呋虫胺的毒力最强,其LC30、LC50值分别为9.02、14.18mg/kg,均低于其他两种药剂。噻虫嗪的毒力次之,LC30、LC50值分别为15.24、26.09mg/kg,分别是呋虫胺LC30、LC50值的1.69、1.84倍。3种药剂中,高效氯氰菊酯毒力相对最弱,其LC30、LC50值分别为16.28、31.61mg/mL。由表2可见,3种药剂LC30剂量处理,以高效氯氰菊酯对桂花迟眼蕈蚊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影响最大,致其多项生物学指标显着下降,其平均化蛹率仅为43.36,相比对照组的平均化蛹率下降了55.33个百分点;其雌雄蛹重分别为1.04mg和0.52mg,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22.39、18.75;平均单雌产卵量120.16粒,比对照组减少21.84粒,减少了15.38;雌雄成虫性比也由对照组的2.94∶1下降到了1.40∶1。另两个药剂呋虫胺、噻虫嗪处理对桂花迟眼蕈蚊的生长和发育影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但对后代繁殖存有显着影响,噻虫嗪处理显着降低了单雌产卵量,由142.00粒减少到118.26粒,下降了16.72;而呋虫胺则导致桂花迟眼蕈蚊卵孵化率较对照组下降了22.54,雌雄成虫性比亦相应下降。
杀虫剂施用于田间后
杀虫剂施用于田间后,除部分害虫直接死亡外,大部分害虫进入亚致死状态。本研究用药后呋虫胺、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的亚致死剂量均表现出对桂花迟眼蕈蚊的不利影响。其中,高效氯氰菊酯对桂花迟眼蕈蚊的亚致死抑制效果较强,主要表现在药后对幼虫发育化蛹的抑制效果;噻虫嗪、呋虫胺为第二、三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较噻虫嗪有更高毒力,药后均显示出对桂花迟眼蕈蚊成虫繁殖的显着抑制作用。
宋亮等报道
宋亮等报道,亚致死浓度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后的小菜蛾单雌产卵量显着下降;王小强等研究表明,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可抑制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增殖;张庆臣等报道,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及噻虫胺对葱蝇均有较高毒性,且亚致死浓度可显着抑制葱蝇的发育及繁殖;李贤贤等研究发现亚致死浓度的噻虫胺对桂花迟眼蕈蚊的幼虫历期、化蛹率、蛹重、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及卵羽化率均有显着抑制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
本研究结果表明,亚致死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显着抑制桂花迟眼蕈蚊的发育及繁殖,亚致死浓度噻虫嗪及呋虫胺可分别降低桂花迟眼蕈蚊的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李慧等报道,杀虫剂亚致死效应3种杀虫剂亚致死效应用一定浓度噻虫嗪药液水培桂花,其叶片及假茎对桂花迟眼蕈蚊有较好致死作用,而呋虫胺较噻虫嗪内吸致毒效果较慢,但随时间延长毒性显着提高。加之噻虫嗪及呋虫胺触杀效果也较为显着,虽有研究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等益虫有毒性,但桂花不易吸引昆虫,且施药方式多为灌根,适用于田间防治。
高效氯氰菊酯
的速效性较好高效氯氰菊酯的速效性较好,原多用于防治桂花迟眼蕈蚊成虫,本研究发现其对幼虫同样致毒且亚致死浓度下对幼虫各项生物学指标抑制显着,并且在桂花中消解较快,同样适用于田间桂花迟眼蕈蚊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