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苗「我国桂花灰霉病文献计量分析」
2022-08-28 00:06:35
核心词:桂花树苗 我国桂花灰霉病文献计量分析 国桂花灰霉病文献计量分析 桂花灰霉病文献计量分析 文献计量分析 计量分析
目录:
1、桂花灰霉病一般会导致桂花产量损失20~30
2、对每位作者发表文献的篇数进行统计后得出
3、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在桂花灰霉病的防治措施中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4、经统计表明
5、但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飞速发展
6、应借助研究队伍的壮大
桂花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的侵染所导致,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
桂花灰霉病一般会导致桂花产量损失20~30
桂花灰霉病一般会导致桂花产量损失20~30,有些甚至可高达50[1,2。
对每位作者发表文献的篇数进行统计后得出
对每位作者发表文献的篇数进行统计后得出,对桂花灰霉病研究最多的是黄仲生,作者单位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此人共发表相关研究文献12篇。其次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王德生,共发表相关研究文献8篇。署名作者中,发表文章1篇的作者人数为403人,占总人数的85.56;2~6篇的作者人数为58人,7篇以上的作者人数仅为3人。将471篇桂花灰霉病文献按照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可大概分为病害防治、种质资源与品种研究、抗病机制及规律几个方面。其中在桂花灰霉病的病害防治方面,有药剂防治,选育抗病品种,计量分析并兼有生物防治。其中主要为药剂防治,辅助以选育抗病品种,但对生物防治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和扩大,依靠生物防治可以做到有效遏制桂花灰霉病发生与蔓延的同时,又可以无残毒、无污染、无公害,所以生物防治应该是未来研究的重点,这对于减少化学药品的应用和防止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种质资源与品种研究方面主要为桂花品种选育和应用,桂花品种的抗病遗传规律、抗性鉴定和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
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在桂花灰霉病的防治措施中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在桂花灰霉病的防治措施中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在抗病机制及规律方面,有生化机制、分子生物学、桂花与病菌及环境互作的发病规律研究以及对引起桂花灰霉病的病原菌的研究文献。其中,分子生物学研究文献虽然较少,但近几年却稳中有升,表明病害研究从表面现象和生化机制研究开始转向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经统计表明
经统计表明,关于研究病害防治方面的文献最多,达386篇;其次是种质资源与品种研究方面的文献;抗病机制和规律方面的文献则较少。
但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飞速发展
但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飞速发展,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有望成为新的热点。对于1994~2009年我国桂花灰霉病文献的研究分析可知,该领域的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投入不断加大,表明我国对桂花灰霉病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研究文献中,病害防治方面的文献占很大比重,桂花树苗说明广大研究人员将研究工作的重点普遍集中在桂花灰霉病的病害防治工作上。文献产出单位主要集中在高校及各级农业科学院,说明对桂花灰霉病的研究在国内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及实力,并已经形成研究实力过硬的队伍。
应借助研究队伍的壮大
应借助研究队伍的壮大,逐渐完善对桂花灰霉病的研究体系。在471篇文献中,第一作者有464人,发表3篇以上的作者只有19人,瞬息作者占的比例过高,主导力量的文献占的比例相对偏低,说明从事桂花灰霉病研究的队伍尚处在形成之中,仍要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力求培养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及实力的研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