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苗-浅谈桂花栽培技术及灰霉病的防治
2022-08-29 00:06:11
核心词:桂花苗 桂花栽培技术浅谈防治 栽培技术浅谈防治 技术浅谈防治 及技术浅谈防治灰霉病 技术浅谈防治灰霉病 技术浅谈防治的 浅谈防治
目录:
1、选择种粒饱满
2、每天用清水冲洗并翻动l~2次
3、起出桂花苗剪去须根(只留2~3厘米
4、幼苗出齐至15厘米时6~7天浇一次水
5、桂花为多年生宿根植物
6、天气转凉要停止浇水
7、发病后轻则叶片出现病斑
8、灰霉病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
桂花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特殊强烈气味。
选择种粒饱满
选择种粒饱满,大小匀称,及技术浅谈防治灰霉病技术浅谈防治色泽正常,且无杂质、无虫口,无病粒、无残粒,耐热、分蘖力强的优良抗病品种。将选好的种子进行二次筛选后放入30-40℃温水种浸种8~12小时,清除秕籽和杂质,同时把种子上的黏液洗净,控净水分用湿布包好,放在16-20℃的环境中催芽。
每天用清水冲洗并翻动l~2次
每天用清水冲洗并翻动l~2次,当60%种子露白尖时即可播种。土壤解冻后就可进行播种,以春季播种为宜,夏季播种宜早不宜迟。播种前将畦表面土浅锄搂平浇足底水,水渗透后均匀撒种,而后覆细土1.5厘米左右厚度,覆土层不宜过厚,否则会影响芽苗破土。也可采用"干播法"进行播种,将没有催芽的种子均匀播种后覆土轻压而后浇水,3天后浇二次浇水,此阶段要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利于种子发芽。
起出桂花苗剪去须根(只留2~3厘米
起出桂花苗剪去须根(只留2~3厘米,技术浅谈防治栽培技术浅谈防治再将叶子剪去一段可减少叶面蒸发。按行距18-20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栽苗7—10株或按行距30~36厘米开沟,沟深16~20厘米,穴距16厘米,每穴栽苗20-30株,种植深度不要埋住分蘖节,避免影响分蘖。为提高有苗成活率定植后要及时浇水,新叶萌发为促其根部生长发育可亩施30公斤尿素。
幼苗出齐至15厘米时6~7天浇一次水
幼苗出齐至15厘米时6~7天浇一次水,桂花具有较强的耐肥性,因此要及时追肥可亩追施饼肥200公斤或腐熟的厩肥1000-1500公斤。定植后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及时清除田间杂草。追水追肥要根据桂花长势、天气、土壤湿度、肥力综合进行,要小施勤施,土壤封冻前,浇足冻水,利于越冬和翌春嫩芽萌发。
桂花为多年生宿根植物
桂花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因此不仅要做好当年管理,还要做好次年后的管理,才可确保日后的桂花长势及产量。初春时节要及时清除畦面上的枯叶杂草,以提高低温促其萌芽,亩施腐熟有机肥500~700公斤,新芽萌发破土后适亩追施人畜粪水500公斤,技术浅谈防治灰霉病肥力较差地块可加施5公斤复合肥。当桂花长到16厘米左右时根据土壤湿度追水,保持土壤半湿半干状态。及时除草及病残植株,尽量不用或少用除草剂,提高商品性。每次收获前7~10天不要追肥化学肥料,避免造成桂花农药残留。每次收获后2~3天及时追施尿素25~30公斤。雨天雨季要提高田间排水能力及通风透气性,避免水涝现象的发生。
天气转凉要停止浇水
天气转凉要停止浇水,桂花凋萎前50天左右不要再进行收割,使桂花自然凋萎促其营养物质向根部转移,可有效促进翌春桂花长势。桂花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疫病等,主要虫害有韭蛆、蚜虫、葱蓟马等。桂花灰霉病也称白斑叶枯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各地均有发生,是桂花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引起桂花灰霉病高发的主要因素有冬春季节温度偏低,雨多量大,浇水过多,肥料失衡或不足等。
发病后轻则叶片出现病斑
发病后轻则叶片出现病斑,影响销售及食用;发病重则造成大面积叶片枯死、腐烂,根本无法食用,严重影响产量、质量与收入。发病后叶片出现白色至淡灰色病斑点,病斑逐渐发展融合为椭圆形或梭形,导致半叶或全叶枯死腐烂。湿度较大时病斑密生灰褐色霉层,造成叶片霉烂、发粘、发黑。有的在刀割茬口处向下呈水渍状淡绿色病斑,浅谈防治逐渐发展成形状呈半圆形或"V"形,呈黄褐色,病斑上生出霉层引起腐烂,严重时整簇溃烂成片枯死。
灰霉病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
如何防治,灰霉病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清除病株。掌握科学肥水管理技术,合理浇水,控制好土壤湿度,防止土壤湿度过大。每次收割后要及时清除病株,带出田外做无害化处里,可有效减少病源。适时追肥,各种肥料均衡追施,避免氮肥过量,促进植株长势的同时又能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可用糖、酒、醋、水、90%敌百虫晶体按3:3:1:10:0.5的比例制作溶液,技术浅谈防治的亩放2~3盒,保持盒内药液不干,可较好地诱杀蝇类害虫。发病初期采取化学防治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40%克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速克灵1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一周喷一次,连喷3~4次。药液喷在新叶及周围土壤上效果更好。春秋两季桂花生长旺盛,是主要收获期;夏季桂花品质较差不易收割。当植株生长期在20-25天、高35cm左右即可收割,收割过晚桂花易老、纤维增多口感较差。桂花采收次数年达5~6次,5年为一个收获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