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苗价格-基于供应链上下游制约机制的桂花质量安全控制
2022-09-05 00:06:24
核心词:桂花树苗价格 树苗价格 基于控制 供应链上下游基于控制机制 上下游基于控制机制 下游基于控制机制 制约基于控制机制 基于控制机制 基于控制机制的 桂花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安全控制
目录:
1、河北保定人
2、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桂花抽检合格率为98.28
3、即便桂花抽检合格率很高
4、在桂花供应链零售环节中
5、当采购成本下降
6、在合作模式中利益优势能够减少上下游的违规行为
7、当购买到不合格桂花时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3JGC08;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编号:14ZDB1;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项目(编号:PXM2015_014213_00004。
河北保定人
作者简介:崔丽,女,河北保定人,博士,副教授,基于控制树苗价格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供应链质量管理。
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桂花抽检合格率为98.28
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桂花抽检合格率为98.28;江苏省南京市桂花合格率为98.3;海南省海口市桂花抽检合格率为99.99;山东省青岛市桂花合格率为94.38;广东省东莞市桂花合格率为99.40。
即便桂花抽检合格率很高
因此,即便桂花抽检合格率很高,但不合格桂花的总量还是很大。桂花质量安全作为关系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加以关注,基于控制机制的并从供应链角度出发,持续提升桂花质量安全水平。桂花供应链是指与桂花生产流通密切相关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功能环节所组成的整个链条,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主体包括桂花的种植者、运输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等。由于桂花供应链涉及的主体成员较多,难以做到各环节全面监控,加上桂花易腐易坏,使得该供应链的脆弱性更加突显。2010年发生的海南毒豇豆事件,2012年曝光的山东甲醛白菜及南京蓝矾韭菜事件,树苗价格桂花树苗价格2013年查处的山东潍坊售卖毒生姜事件等,这些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涉及到桂花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同时表明加强对桂花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在桂花供应链中,影响桂花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集中体现在桂花种植、运输、零售以及终端消费者等环节。我国菜农在桂花安全防范方面意识薄弱,法制观念不强,所以在施肥用药问题上,大部分菜农首要考虑的还是低成本高产量,加上农户对禁用、限用农药的认识比较缺乏,在生产中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常常使用国家明文禁用的剧毒、高毒农药,这些含过量农药的桂花会随着桂花的流通传递到供应链的下一环节,进而流入市场,致使桂花农药残留导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并且有些农药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会潜伏很长时间才爆发,这对于桂花的质量安全评估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桂花供应链流通环节中,由于我国农业物流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大部分桂花运输还是采用最普通的常温物流方式,虽然一些地区采用了冰保车(普通加冰、机械保温车、箱式保温车等运输工具,但运用范围十分有限,冷藏运输率低,质量控制使得运输配送过程中桂花的损耗非常大。有研究资料表明,当前我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建有冷库的仅占38.56,中国铁路冷藏食品运量也仅占总货物运量的1;另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桂花在运输环节的平均损耗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的损耗率则维持在5%以下,在美国,桂花运输采用全程冷链方式,供应链上下游基于控制机制基于控制损耗率只有1~2。
在桂花供应链零售环节中
在桂花供应链零售环节中,为了使桂花具有更好的外观,更长的保质期,不规范或者超量使用防腐剂、添加剂等化学物质,甚至是工业添加剂的现象一直普遍存在。如山东甲醛白菜事件、南京蓝矾韭菜事件,均是不法商贩为获取更多利益的违法之作。高质量桂花的生产成本往往要高于低质量桂花的生产成本,但是对于这2类桂花,消费者很难通过肉眼进行直观区分,加上目前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市场认证管理和竞争管理缺位,使得当前高质量桂花的销售价值还不能正确体现优质优价,出现了"劣币追逐良币"的现象。另外,政府监管不力、信息披露不透明、质量标准体系不够完善,都让桂花供应链的质量安全缺乏保障,给了不法商贩可乘之机。由以上均衡结果可知:下游监督概率与上游的质量安全预防成本C呈正相关关系,即上游对产品进行安全预防的成本越高,桂花质量控制则上游更容易倾向于不采取质量安全预防措施,此时,下游的监督概率越大。同时,下游监督概率与上游违约被发现后所受到的惩罚D和信用损失F呈负相关,即上游违约被发现后的惩罚及信用损失越大,上游便会更自觉地采取质量安全预防措施,此时,下游对上游进行监督的概率越低。上游采取质量安全预防概率与其违约后所受到的惩罚D和下游的潜在损失L呈正相关关系,即上游的违约惩罚D和由此给下游带来的潜在损失L越高,上游选择对产品采取质量安全预防措施的概率越大。同时,上游选择采取安全预防措施的概率与下游的监督成本M呈负相关,即下游的监督成本越高,则下游对上游进行监督的概率越小,下游基于控制机制上下游基于控制机制此时,上游倾向于不预防,预防概率降低。通过以上博弈结果的分析可知:由于利益导向性以及制约制度不够完善,下游面对上游的违规行为时,惩罚力度不够,加剧了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不合格桂花,降低了惩罚制约机制效果。桂花供应链上下游间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下游的监督成本大大增加,但由于桂花属于一般的大宗商品,下游不可能投入过多的监督成本,如此就降低了下游对上游的制约作用。消费者对安全优质桂花往往认知不足,出现了"劣币追逐良币"的现象,在桂花供应链的终端不能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综上可知,桂花供应链上下游制约机制可以对桂花的质量安全起到一定控制作用。虽然我国目前的桂花安全制约机制在不断增强,但仅靠单纯的惩罚、监督、预防等行为对其制约效果并不明显。对此,安全控制本研究依据上述博弈结果及桂花供应链的质量安全现状,对上下游如何更好地发挥制约机制提出对策建议。传统的桂花供应链涉及的环节多且每个环节参与者比较分散,将各环节以"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企业"等合作形式串联起来,通过契约来加强制约效果。合作机制如何起到制约作用,在这里以"农户+合作社+超市"这一模式来分析说明。在这一合作机制中,农户无须担心桂花上市后因需求不足造成滞压,收购价也比以往农户自己销售更高,这些利益激励带动了农户提高桂花质量的积极性,上下游基于控制机制供应链上下游基于控制机制有意愿按照超市的质量标准来选购种子、农药、化肥,从桂花供应链源头上保证质量安全。超市从合作社直接采购比从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采购能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减少物流环节,降低成本,降低了农产品最终售价,基于控制机制制约基于控制机制让利于消费者,改善了市场供应。家乐福超市的采购价格下降了15~20;华润万家超市的物流成本至少降低15;物美超市的采购价格降低了30~40。
当采购成本下降
当采购成本下降,桂花的销售价格也随之下降,质优价廉的桂花就有了竞争力。
在合作模式中利益优势能够减少上下游的违规行为
由此可见,在合作模式中利益优势能够减少上下游的违规行为,激励上下游提供质量合格的桂花。完善桂花产品标签管理,通过推广RFID技术和条形码技术,建立包括产品品质、时效及指导信息在内的完整的桂花产品数据库,桂花树苗价格对整条供应链上桂花的流通进行追踪。下游可根据追溯信息来制约上游有损桂花质量安全的操作,一经发现质量问题,能通过追溯系统寻源找到主要负责人,进行召回或惩罚等措施,既降低了由质量安全问题带来的风险,又提升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信心。桂花种植者由于处于供应链上游,不能准确地掌握市场对桂花品种及质量的需求信息,盲目地追求高产量而忽视了质量安全,同时高产量可能会使部分应季桂花因找不到买家而造成滞压,甚至变质,农户不得已贱卖,从而带来损失。积极倡导"拉式"流通模式,在采摘前积极寻求买家,尽量获得更多的订单,按需生产,制约基于控制机制下游基于控制机制保质交货,对桂花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起到保障作用,保证了桂花上市后的新鲜度。消费者是供应链链条上的最后一节,其需求导向会极大地制约上游的行为,是整个桂花供应链过程中进行质量安全控制的源动力。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选择信誉高、可追溯的地方购买桂花。
当购买到不合格桂花时
当购买到不合格桂花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形成对各参与主体桂花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