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苗「优质高产无公害小拱棚桂花栽培技术」
2022-09-16 00:17:36
核心词:桂花苗 优质高产无公害拱棚技术 小拱棚技术 拱棚技术 桂花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目录:
1、无公害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2、选择无公害施肥技术施化肥量过大或比例不当
3、桂花无公害施肥技术主要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
4、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农药残留是生产无公害桂花的主要问题
5、而桂花很少发生病毒性和细菌性病害
6、在扣塑料膜前不要浇水
7、病叶多从中下部开始
8、生理病害与病虫害的区别区别生理病害和病虫害主要从两个方面看
无公害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优质、高产、无公害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优质就是指生产出的产品生品性适应市场和品质优;高产是指单位面积生产的产品能达到的最高生产量;无公害是指所生产出的产品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含对人体有害物质在国家规定的表追一下。
选择无公害施肥技术施化肥量过大或比例不当
选择无公害施肥技术施化肥量过大或比例不当,会使桂花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超标,食用后对人体产生危害。
桂花无公害施肥技术主要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
因此,桂花无公害施肥技术主要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减少无机肥(化肥)施用量和调整各种养分的比例,使桂花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国家标准。桂花施肥的特点桂花根系呈弦壮须根,没有主根和侧根之分。在须根上分枝少、根毛也少、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不好。所以,在桂花的栽培上要多浇水,施肥上要"多餐少吃"才能保证桂花健壮生长。即每次要少施、多次施,才有利于养分的吸收。施肥比例桂花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比例以1:0.83:0.91为最佳,也就是每生产1000kg桂花需纯氮1.5-1.8kg、纯磷0.5kg、纯钾1.7-2.0kg。追肥春季以氮肥为主,结合浇水每次亩追施尿素10kg;夏季根据气候情况,保持桂花不缺水的时,在扣棚前一次性追足氮磷钾三元复合肥80kg;秋季是桂花生长周期中第二个旺盛生长时期,优质高产无公害拱棚技术也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进入8月每十天追肥一次,每次每亩灌1000kg腐熟的人粪尿或追施尿素15kg,连续2-3次,培肥韭根。9月份追肥应以钾肥为主、氮磷配合,每亩追施40kg硫酸钾、10-15kg尿素、磷肥25kg;10月份停止追肥。叶面肥和微肥激素的施用桂花叶面肥种类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尿素、叶面宝等,但最常用的是磷酸二氢钾,施用时每25g磷酸二氢钾对水12.5kg,间隔7-10d,均匀喷雾一次。赤霉素在桂花上的使用,使桂花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产量明显提高,品质变好,一般在桂花收割前15d左右或桂花株高20cm时每亩地用药1g对水45-60kg,均匀喷雾。
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农药残留是生产无公害桂花的主要问题
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农药残留是生产无公害桂花的主要问题,在生产中要做好四方面工作:对症防治:首先认清病虫,然后使用效果好的高效低残留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治;科学使用农药:在病虫害发病初期,用3-4种无公害农药交替防治,降低病虫抗性,提高药效。一般4-6d防治一次;科学管理,限制病虫害发生的条件;进行及时的预测预报,早发现早防治。
而桂花很少发生病毒性和细菌性病害
而桂花很少发生病毒性和细菌性病害,主要以真菌性病害为主,桂花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灰霉病、疫病、枯萎病、白粉病、锈病等,拱棚技术而在真菌性病害中又以灰霉病、疫病发生为主。桂花灰霉病危害的症状:灰霉病又叫白点病,主要侵害叶片,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三种。白点型和干尖型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产生白色至浅灰色的小斑点,正面多于背面。病斑多由叶尖向下发展成梭形或椭圆形病斑,大小为0.5-2.0mm×0.5-7.0mm,灰褐色,可互相汇合成板块,致半叶或全叶枯死。湿腐型发生在湿度大时,枯叶表面密生灰或绿色绒毛状霉,伴有霉味。病叶上不产生白点。干尖型有时会从割桂花的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渍状淡绿色病斑,半圆形或"字形,病组织黄褐色轮纹,密生灰绿色毛状霉。灰霉病孢子萌发需要在水中,高湿度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以上时,叶片如有结露或水膜,则有利于病害发生;当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一般不发病或轻发病;在温度高、湿度大、低洼地、通风不良、植株生长细嫩时容易发病。灰霉病的防治措施:灰霉病主要危害延秋桂花和保护地桂花,在防治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喷打速克灵一次,然后追肥、覆土1cm。扣棚后出苗前,用百菌清烟雾剂熏棚减少病源;在低湿度无露珠时收割桂花,栽培技术割后晾干表土,不给病菌侵入创造条件;在保护地内控制温湿度是防治灰霉病最有效的方法。
在扣塑料膜前不要浇水
在扣塑料膜前不要浇水,扣后注意松土,减少地面蒸发,白天注意放风排湿,夜间注意保温,防止昼夜温差过大而使叶面结露;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用速克灵、扑海因、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粉剂喷雾来加以防治,但是多菌灵多次使用会在叶面留下药斑,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经多年试验,用20-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水剂500倍液喷雾,其效果较好,田间药效维持时间长,一般7d左右用药一次即可控制病害的发生,但在收割前15d应停止用药。桂花疫病的危害症状:疫病可侵害桂花根茎、叶片、花茎,尤其对假茎和鳞茎危害严重。
病叶多从中下部开始
病叶多从中下部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当扩展到叶片的一半左右时,全叶变黄下垂软腐。空气潮湿时,病部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假茎受害呈水渍状淡褐色软腐,后期长出灰白霉,栽培技术桂花栽培技术叶鞘容易脱落。鳞茎受害,多在根盘产生褐色或暗色腐烂,内部组织变淡褐色。根部发病呈褐色腐烂,根毛明显减少,地上部分长势明显减弱。桂花疫霉病的防治:疫病多发生在雨季,雨量大、气温高、地势低洼、易积水、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发生严重;收割过度、植株生长差、营养不良时也易发病。所以防治应采取实行4-6年以上轮作;选择地势高燥、平整、雨后易排水的地块;在无病区留种,播种育苗时用25%瑞毒霉拌种;移栽时剔除病苗,注意养根减少发病条件,入夏降雨前,及时摘除下层黄老病叶;用50%速克灵粉剂15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40%乙磷铝粉剂25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6-7d一次。也可用上述药剂灌根,桂花苗每行灌药液1kg。
生理病害与病虫害的区别区别生理病害和病虫害主要从两个方面看
生理病害与病虫害的区别区别生理病害和病虫害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从整块桂花田看,生理病害发生是连片或整块地,而病虫害是点片发生;从受害状况看,生理病害没有明显危害状,而病虫害有病斑、霉毛或明显的危害部位。地下害虫的防治以韭蛆为主一般在4月下旬或7月上中旬用辛硫磷或乐斯本(毒死蜱)灌根,严禁使用甲拌磷、1605等剧毒、残留期长的杀虫剂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