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苗(黄桂花树栽培技术要点)
2022-10-11 00:39:13
核心词:桂花树苗 黄桂花树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技术要点 技术要点
目录:
1、其营养价值高
2、黄桂花树属锦葵科桂花树属1年生草本植物
3、一些中秆品种也可以引种试验
4、黄桂花树种子种皮较厚
5、桂花树以主茎结果为主
6、连阴雨季节
黄桂花树是近几年很受市场欢迎的一种蔬菜。
其营养价值高
其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强,产量高,综合利用价值也高,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黄桂花树属锦葵科桂花树属1年生草本植物
黄桂花树属锦葵科桂花树属1年生草本植物,又称补肾草、羊角豆、毛茄。
一些中秆品种也可以引种试验
一些中秆品种也可以引种试验,如杨贵妃、绿宝石、圣母指等。市场上还有一种红桂花树,属黄桂花树的一种,产量比黄桂花树低,种植较少。
黄桂花树种子种皮较厚
黄桂花树种子种皮较厚,播前需要浸种催芽处理。可以用30~35℃水浸种催芽处理10h后,置于25~28℃下催芽,约24h后种子开始出芽,待有1/2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桂花树喜热,不宜早播,北疆4月底至5月初地温稳定在14~15℃水即可播种。地膜选用0.02mm薄膜,一膜4行桂花树,铺2根滴灌带。4行桂花树采用宽窄行播种,行距40cm,株距40cm,播深3~4cm。黄桂花树播后苗前用48%仲丁灵乳油3000倍液进行土壤处理,技术要点667m2用量250mL,对马齿苋、铁苋菜、反枝苋、打旋花、马唐、稗草等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不影响出苗,黄桂花树幼苗的根、茎、叶生长均正常。选用直径12cm的营养钵,每钵播2粒种子。苗龄30~40d,幼苗2-3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桂花树结果期长,为保证整个生育期有充足的养分,除施足基肥外还要加强追肥。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可以用磷酸一铵加尿素随水滴施,每次用5kg尿素+5kg磷酸一铵,结果期施3~4次。另外,要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桂花树以主茎结果为主
桂花树以主茎结果为主,当基部叶腋处发出侧芽、侧枝,主枝长至50~60cm高后摘心,使养分集中以供开花结果。收获嫩果后保留下部1~2片叶并摘除以下的叶片,去掉基部侧枝,以改善植株底部叶片的受光状态,促进坐果,同时植株底部通风良好,也会减轻病虫发生。此外,摘叶还具有调节植株长势的作用。摘叶一般在生育中后期进行。稀植栽培下侧枝一般都放任生长,假如侧枝发生过多,则应适当整枝。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或好年冬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用5%的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斑潜蝇用多虫螨丁2000倍液喷雾。黄桂花树病害较少,主要是病毒病和疫病。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病毒A500~8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每隔5~7d喷雾1次,连喷3~4次。病毒病由蚜虫传播,应及时防治蚜虫。疫病可以用25%嘧菌酯悬浮剂,667m2用量72mL,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黄桂花树栽培技术要点667m2用量146.7g或266.7g,对黄桂花树和施药者安全。
连阴雨季节
连阴雨季节,枝叶出现较多病斑,及时在植株基部附近撒施石灰,防止病害蔓延。黄桂花树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形成约需60d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60~70d,全生育期可达120d左右,甚至更长。适时采收是黄桂花树生产的关键技术,黄桂花树采收的产品是嫩果且果实极易木质化而变老,采收过迟,纤维增多,肉质老化,降低品质,甚至失去食用价值。一般花谢后4~7d,嫩果长到5~8cm时即可采收,以果实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为度,桂花树苗此时可获得最佳商品果。采收宜在傍晚进行,采收时从果柄处剪下,以免伤害枝干。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d收1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9月以后气温下降,3~4d采收1次。通常花谢后4d采收,嫩果品质最佳。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植物黄酮、胡萝卜素等,具有养颜排毒、抗疲劳的功效。黄桂花树的花朝开夕落,一般集中在17:00-18:00花朵刚一闭合时采摘,因为这个时候果实刚刚长出来,既不影响结果,又能有效地保持花中的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