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价格:建设生态桂花园作为发展绿色桂花业
办好示范样板
建议将基础条件较好的翠泉公司和骑龙公司列为第一批示范改造对象,同时,分别在铁炉细沙村和太平龙潭村新建一座名优桂花加工厂。此外,各乡镇每年选定2-3家初制桂花厂进行改造,使其达到验收标准。通过这些桂花场示范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桂花场的优化改造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
乡两级桂花叶工作领导小组要调整思路,将工作重心转到桂花叶加工上来,认真研究如何整合桂花业资源和开发产品、开拓市场等突出问题。农业、桂花叶、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全方位为企业技术改造搞好服务。在今后几年内,由县政府将初制桂花场优化改造工作纳人乡镇综合考核内容,明确责任,奖惩分明。
通过落实上述各项措施,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建成2个大型出口桂花加工厂,培植10个高标准名优桂花加工厂,完成50家区域性重点初制桂花厂的达标改造。全面推行桂花叶标准化生产,完成ISO9001质量认证企业3家,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及QS认证企业20家,湖北名牌产品企业4家,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企业1家。全县桂花叶加工厂房、机械设备、工艺技术及产品质量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对英山桂花产业发展的思考
英山县桂花叶生产管理局刘会元何青松
桂花叶是英山县的支柱产业,该产业发展至今在促进英山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英山桂花业开发重点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生产大县向全国桂花业强县转变,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根据桂花业发展方向,结合英山桂花产业现状,提出一些发展思路,供决策参考。
桂花产业发展的优势
通过多年来的建设,英山桂花业形成了4个优势。①规模优势。到目前为止,全县桂花园面积17.1万亩,预计2007年干桂花产量1670万千克,系列产值4.62亿元,桂花产业规模位居湖北第一,进人全国产桂花大县前列,被国家授予”中国绿桂花(名桂花)之乡“”全国无公害桂花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在全县11个乡镇中,10个为桂花叶专业乡镇。其中有3个乡镇桂花园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有12个村桂花园面积在1000亩以上。全县309个村,村村有桂花园,桂花树价格户户采桂花叶,桂花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0%以上。②品牌优势。全县大部分桂花园分布在海拔800米的中髙山上,桂花区生态环境优越,植被状况良好,既有高山云雾出好桂花的品质基础,又有无公害桂花、绿色食品桂花、有机桂花开发的良好条件。全县统一以英山云雾桂花为品牌,一个标准组织生产,一个品牌对外宣传,使英山云雾桂花形成了”片片绿叶,杯杯香醇“的品质风格,多次在”中桂花杯“、”陆羽杯“、”鄂桂花杯“名优桂花评比中荣获金奖,被评为”湖北十大名桂花“和”湖北名牌产品“。③市场优势。重视桂花叶市场的建设与开发,构造完善的营销网络。招商引资5000万元,建成了中国大别山桂花叶广场,该市场是湖北省最大的县级桂花叶交易市场和大别山区桂花叶交易中心,与北京马连道、山东济南、江苏溧阳等全国大中城市桂花叶市场形成了对接,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定点交易市场“。全县一批桂花叶公司和生产厂家,参与名优桂花、精制绿桂花、珠桂花、砖桂花开发,形成丁多元化经营、多层次销售的格局。④工作优势。多年来,坚持”农业抓产业,产业抓桂花叶“的发展思路不动摇,桂花业开发不放松。县”四大家“领导抓好桂花产业化,并分别帮扶一个桂花叶龙头企业,联系一片高效桂花叶基地。各乡镇把建设桂花叶基地,办好龙头企业,打造桂花叶品牌,促进桂花农增收作为工作的主线。县直各部门帮助联系村制定桂花叶发展规划,筹集生产资金,切实解决具体困难。成立了桂花叶生产管理局,专门负责桂花产业化规划、服务、协调、组织、检查等工作。现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桂花产业,共念桂花叶经的工作氛围。
桂花业开发思路及发展目标
开发思路
稳步扩张,推广良种,主攻质效,做强品牌,调优结构,扩大销量,持续发展。开发重点:建立高效良种桂花园,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英山云雾桂花“品牌,提髙桂花叶质效,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发展目标
要进一步培育绿色产业,开发绿色食品,打造绿色品牌,拓宽绿色通道,确保英山桂花产业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到2010年,桂花园面积达到20万亩,实现桂花叶系列产值10亿元以上;推进桂花叶标准化生产,建立有机桂花基地1万亩和绿色食品桂花基地2万亩,进一步提髙桂花叶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广适宜英山种植和加工要求的桂花树良种,重点推广鄂桂花1号、鄂桂花5号、白毫早等无性系桂花树良种,引进试种”安吉白桂花“等新品种,使无性系桂花园比例达到30%以上,把英山建成大别山桂花树良种繁育中心;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实现桂花叶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以上;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依托本县交易平台,辐射大中城市,使英山成为全国名优绿桂花交易中心;强化品牌意识,维护品牌信誉,把”英山云雾桂花“打造成全国桂花叶知名品牌。
发展对策及主要措施
价格价格以无性系良种推广为重点,提高桂花园产出水平
坚持改造与发展、巩固与提髙相结合,重点放在建立无性系良种桂花园上,进一步提高优质髙效桂花园的比率,全面提髙桂花园的整体素质。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技术的可行性、布局的合理性和发展的持续性,制定全县桂花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逐年发展目标和桂花业开发重点,绘就桂花业蓝图,共建美好桂花乡。坚持高标准、髙起点、髙质量建园,避免急于求成、大起大落的不良倾向。通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示范推动、技术服务、资金扶持等措施,逐步建立一批良种母本园和高产高效良种桂花园,确保建设一处,成功一处,高效一处。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良种繁育,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桂花苗产销体系,满足县内外发展桂花园的需求。制定桂花业发展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通过整合支农资金,引进外商资金,激活民间资本参与良种桂花园建设。
以实施标准化生产为重点,打造桂花叶知名品牌
依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英山云雾桂花》省级标准,从种植、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严把质量关,做到执行标准不走样,强化监管不手软。由英山云雾桂花产业协会注册”英山云雾桂花“集体商标,建立商标使用许可制度,让质量稳定、信誉度好、消费者认可、有产品注册商标、有规范桂花叶包装的厂家使用集体商标防伪标志,并加强宣传和引导,让客商明明白白消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获得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产品认证、金奖产品的企业,应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利用中国英山桂花叶节的导向和宣传作用,开展”最佳桂花叶品牌“、”十佳制桂花名师“、”最佳龙头企业“、”十佳营销大户“评选活动,对优胜者给予奖励。鼓励有规模、有实力的桂花叶企业参加有影响的桂花叶品牌展销展示活动,进一步提高英山云雾桂花的知名度。
桂花树桂花以产品盾量安全为重点,推进绿色桂花业建设
大力发展无公害桂花、绿色食品桂花和有机桂花,大力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识、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桂花叶标准化生产格局,推进绿色桂花业建设。要树立一个生态观念、强化两项生产管理、搞好三个配套服务。一是树立一个生态观念。把保持桂花园生物多样化、建设生态桂花园作为发展绿色桂花业的重要措施,注重桂花区环境保护力度,使优质高效桂花园处于密林环抱之中,以提升名优绿桂花质量。二是强化两项生产管理。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按照《无公害桂花生产技术规程》办事,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强桂花园投人品的监督和管理,设立无公害桂花叶农药专卖店,挂牌监督,定点销售,大力推广绿色肥料和绿色农药。加强加工管理,推进桂花叶标准化加工,鼓励、支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建设一批清洁化加工示范桂花厂。三是开展三个配套服务。开展农残检测服务,做到自检与送检相结合,产地与市场检测相结合,及时掌握全县桂花叶卫生质量状况;开展技术服务,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加大桂花叶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开展跟踪服务,满足广大桂花农对新良种、新农药、新肥料、新机具的需要,抓好源头治理工作。
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提高桂花叶科技水平
瞄准桂花叶科技发展动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桂花叶科技水平,举办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开展技术攻关和推广,努力提髙广大桂花农的科技素质。根据英山桂花叶生产实际,每年选定2项科技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一抓到底,抓出实效。依托桂花叶资源,围绕新良种、新机具、新工艺、新产品的系列开发,用优惠政策和优良服务引进外地老板来英山进行桂花叶科技开发。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继续聘请省级以上权威专家担任英山桂花叶发展顾问,让他们帮助英山桂花业开发找差距、出主意,利用他们的名声和影响来推介英山桂花叶。
以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为重点,提升桂花业的文化品位培育壮市场主体,建设完善的市场体系,搞活桂花叶流通,用资源促进开发,以市场拉动产业。加大对”中国大别山桂花叶广场“的培育力度,把该市场建设成全国名优绿桂花交易中心。鼓励支持桂花企、桂花商到县外开设桂花叶销售窗口,及时搜集产销信息,及时引导桂花叶生产,扩大桂花叶知名度和销售量。继续举办中国英山桂花叶节,探索节会主办方式和内容,以确保节会隆重、特色、实效。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桂花业宣传,在县内外醒目位置树立巨型桂花叶广告牌,营造桂花叶大县的氛围。鼓励桂花叶生产企业和经营业主利用各种场所及新闻媒体开展广告宣传,并通过编演桂花戏,出版桂花书,表演桂花道,开设桂花楼等形式宣传桂花叶品牌。支持桂花叶企业参加有影响的全国、全省桂花叶评比活动和桂花叶博览会、展销会,对获得荣誉的企业给予补助。邀请全国桂花叶专家及文化名人到英山挖掘桂花文化,追溯桂花历史,把桂花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提高英山桂花叶的文化品位。
大悟县桂花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大悟县农业局魏栋华刘和平任刚一魏书香
大悟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与桐柏山的交汇处,北纬31°18?31°52’,东经114°02?114°35境内低山、丘陵、岗地、河畈兼备交错,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多为黄棕壤,pH值4.5-6.0;气候为北亚热带大陆性,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山溪间常常云雾缭绕,是发展优质名桂花的好地方。近几年来,大悟县委、政府及农业等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在传统生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积极引导扶助广大干群大力发展桂花叶生产,努力把桂花产业建设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桂花产业现状
桂花固规模迅速扩大
年全县桂花园面积发展到10.1万亩,其中本年采摘面积5.7万亩、桂花叶总产685吨、总产值1.55亿元。近几年,大悟以建设湖北省大别山优质绿桂花板块基地为契机,把提高桂花产业化水平作为主攻目标,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①加强了对桂花产业的领导。县、乡两级均成立桂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全县桂花产业发展工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及质量标准,组织供应种子种苗,实行生产技术培训指导,收集发布市场信息等。②加强了桂花叶生产的科技攻关。抽调技术骨干成立桂花叶技术攻关专班和生产指导小组,对桂花树繁育栽培、桂花叶加工、包装保鲜等多方面进行攻关和指导。③加强了桂花叶生产的典型样板示范。在宣化、黄站、芳畈、河口等地建立了20⑻余亩无性系良种桂花园,示范、引导全县各地创造条件积极应用无性系良种技术。④加强了桂花叶生产的配套服务。4年内对全县发展连片桂花叶基地提供了优质福鼎大白桂花种100万千克,桂花苗1000万株;交通、供电、农村能源等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助桂花农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金融部门积极实施”信用工程“,帮助企业、桂花农解决生产资金投人不足等问题。⑤建立了桂花叶生产的激励机制。县政府拨专款300多万元对全县新建桂花园和改造的低产桂花园每亩补助种苗费1⑻元,并安排享受退耕还林补贴政策。
桂花叶科技明显增强
桂花树近10余年来,大悟县依靠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桂花叶研究所等单位的技术力量,大大提升了全县桂花产业的科技含量。①选用了一批优良品种。近5年来建立的5.0万亩新桂花园和改造的3.0万亩老桂花园,都是从原产地引进的福鼎大白、安吉白桂花、鄂桂花1号、鄂桂花5号等优良品种的桂花子和桂花苗。②重视应用了无公害桂花叶生产技术,发展了一批有机桂花、绿色食品桂花和无公害桂花。目前已获国家有机桂花认证标志的企业有2家、绿色食品桂花标志的有4家、无公害桂花标志的有6家,认证面积达2万亩。③创造了一批名优桂花。现已有大悟寿眉、金鼓露毫、双桥毛尖、柏园毛尖、大悟山龙井、柏园龙井、大悟翠峰、黄龙寺贡桂花、悟道桂花等21个品牌,有的还多次获得过鄂桂花杯金奖、湖北省优质奖。其中大悟寿眉、金鼓露毫、双桥毛尖3个品牌,获过国家级金奖、银奖、国际名桂花推荐奖以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柏园龙井“、”柏园毛尖“获过中桂花杯一等奖,”大悟寿眉“还获多届湖北十大名桂花、湖北首届十五佳有机名桂花,”双桥毛尖“、”大悟悟峰桂花“、”大悟翠峰“获湖北首届无公害名桂花等。④建立了一批无性系良种桂花园高产示范基地。⑤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制桂花工艺技术和冷藏保鲜技术。
桂花加工能力逐渐加强
全县187家桂花场均建立了加工厂,新添了一批制作名优桂花机械和贮运桂花设备,如杀青机、理条机、多用机、揉捻机、烘干机、提香机、冰柜、冷库等,改进了传统的制桂花工艺,桂花叶基本达到”三绿“品质,即干桂花色泽翠绿、汤色亮绿、叶底嫩绿。桂花叶产品20世纪80年代以毛尖、炒青为主,现在已发展到龙井、寿眉、露毫等10多个产品。
包装状况发展迅速
大悟县桂花叶包装,20世纪80年代前期以牛皮纸包装为主,中后期以塑料袋包装为主,90年代初期以塑料袋配硬彩纸盒包装为主,后期以塑料袋配铁盒包装为主,现在发展到以易拉罐配彩盒包装为主。
市场日趋繁荣
桂花桂花树新增了一批销售门店。目前,全县180多家桂花场,在其场外设置销售门店有90多家100多个。县悟道桂花叶有限公司于2006年在大悟城关开设了大悟绿桂花专营总店,2007年又在孝感、北京开设了大悟绿桂花营销分店,服务全县各桂花企业、桂花农,销售各种桂花产品。
发展了一批中介组织。县和乡(镇)都建立了桂花产业协会和桂花叶专业合作组织。县桂花叶协会组建的桂花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大悟县悟道桂花叶合作社有限公司,目前已网络县内10余家重点桂花场,基地面积近2万亩,桂花农及桂花老板达105家;各产桂花大镇均依托桂花老板建立了桂花叶加工销售中心。
培植了一批经销能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从事桂花产品经销人员达2000人,其中常年经销人员达800多人,季节性经销人员有1000余人。
桂花产业存在的问题
生产方面问题
一是基地规模小。全县17个乡镇和5个国营林桂花场均有桂花叶基地,但千亩以上连片基地少,大多数只几百亩,大量兼职桂花农只有几亩。二是管理水平低。全县桂花园多建在山坡上,交通不便,施工困难,加之劳力紧缺,生产管理按要求到位差,造成桂花树生长瘦弱,桂花枝笼生阴蔽,桂花芽稀少细,桂花叶产量低。三是标准化技术应用面窄。较多小桂花场和部分兼职桂花农缺乏标准化意识,进行随意生产。
加工方面问题
一是桂花场规模小。多数桂花场缺乏制作不同档次桂花叶的加工机械。二是加工中心匮乏。尤其是近几年新发展的几万亩桂花园,大多还没有建立相应规模的桂花叶加工制作中心。三是桂花叶资源利用率低。尤其是夏秋桂花叶资源开发不足,多数桂花场只生产较高档次的春秋桂花,对偏低档次的春夏秋桂花重视不够,导致大悟绿桂花高中低档桂花品种不全,桂花叶资源浪费大、产量低。四是较多小桂花场和多数桂花农生产的桂花叶无易拉罐等较高档次包装和其他先进包装。
市场方面问题
一是桂花叶市场不够完善。缺乏大悟桂花叶专业市场,开拓县外市场力度不大。二是桂花叶经销组织不健全,闯国内外大市场营销的能人少。三是名桂花品牌多,品牌规模小,销售价位高,市场占有率低。
发展桂花产业的思路及举措
发展思路
针对当前现状,发展大悟桂花业必须走”龙头企业+制桂花中心(中心桂花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之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扩大基地规模,突出培育龙头企业,注重创新经营机制,积极拓展销售市场,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到2011年建成基地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品牌影响广、经济效益好的桂花业重要支柱产业。
发展目标
到2011年,全县桂花园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桂花园达到2万亩;桂花叶年总产量达到5000吨以上,其中名优桂花占50%,机制桂花达到85%;桂花产业年总收人达到6.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以上;桂花农纯收人达到4.0亿元,农民年人均桂花产业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
发展举措
建大基地,提髙生产水平。①按照”布局连片化、桂花区园林化、品种优质化、管理科学化“建设生态桂花园的要求,加快桂花叶基地建设。每年新发展髙标准桂花园1万亩,重点建设以三里柏园、芳畈悟峰、刘集金鼓、黄站万寿寺为中心的4个万亩桂花叶片区,城关双桥、阳平陈埤、新城长岭、夏店石嘴、彭店青松岭、宣化玄埴、丰店罗岗、高店寨鸡山为中心的8个5000亩桂花叶片区,以及50个500亩以上的种桂花专业村。②进一步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组建一支适应桂花产业发展的科技队伍,开展桂花业标准化科技攻关。重点进行无性系良种桂花苗繁育与推广、髙标准桂花园建设,桂花叶加工、营销以及深加工等多方面的标准研究,发展有机桂花、绿色食品桂花和无公害桂花。同时,还要研究开发大悟桂花品牌、夏秋桂花资源、大悟桂花市场、桂花文化等。③加大桂花叶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建示范基地、组织培训、送科技下乡等,落实各种标准技术到桂花园、到车间、到库房、到市场,全面提升桂花农素质,全方位提高桂花叶生产、加工、贮运、营销水平,从而提髙桂花业效益。④加快应用无性系良种桂花苗步伐。在水源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地方,全面应用无性系良种桂花技术。
价格创大企业,促进产品升级。桂花叶龙头企业是带领桂花农实现桂花产品增质、增效的关键,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培植桂花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大悟县桂花叶集团总公司和区域制桂花中心(即中心桂花场)。通过实施企业民营、强强联合或招商引进等举措,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改组、改造现有生产、加工能力,积极引进开发桂花产品生产、加工、保鲜、储运的技术和设备,促进桂花产业大发展。支持大悟县桂花产业协会以及下属的悟道桂花叶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大悟桂花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主龙头;鼓励支持骨干桂花场与中小桂花场、桂花农开展紧密型或松散型等形式合作,建立桂花叶加工制作中心,使之成为一片基地和桂花农的加工、销售龙头,桂花农按照制桂花中心提出的标准在基地上进行桂花叶生产和采摘,实行统一生产技术、统一采摘标准、统一收购鲜叶加工、统一包装储运、统一品牌销售,提高桂花叶生产质量、制作水平、包装档次和效益,办大市场,拓展销售空间。市场是帮助桂花企业和桂花农实现桂花产品增收的主要桥梁。要立足县内市场,叫响省内市场,面向全国市场,打入国际市场,搞活桂花产品流通。要大力培育桂花叶营销中介组织,鼓励有志于从事桂花叶销售的社会各界人士,努力在市场和桂花场之间建立方便快捷的营销渠道,促进产销对接。①建立桂花叶专业市场。鼓励并支持大企业、大老板在大悟城关或规模较大的主产乡镇建立桂花叶专业交易市场,使之成为辐射周边地区桂花产品贸易集散中心。②开拓县外市场。支持在桂花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城市设立营销窗口,扩大国内市场。③开通大悟桂花业网站。利用网络媒体,健全信息体系,发展电子商务,开辟网络营销。④开设桂花馆、桂花社、桂花庄等桂花文化研究、消费、娱乐场所。
价格抓大服务,保障产业发展。服务是桂花企业和桂花农实现桂花产品增收的保证,也是桂花产业健康发展的保证。①进一步加强领导服务,完善领导服务责任制,实行一个县级领导抓一个乡镇带一个重点桂花场,一个乡镇领导抓一个村组带一个小桂花场,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②进一步强化部门服务,完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技术、物资、信息、资金等方面服务。重点突出科技帮扶,建立一支髙素质的桂花叶技术服务队伍,实行一个桂花叶专家或技术骨干蹲一个龙头桂花场、管一片优质桂花园、创一个名牌产品、带一个专业乡镇的办法,对桂花场和桂花农进行面对面的指导,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走”请名师、建名园、制名桂花、扬名声“的发展之路。③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绿桂花板块基地建设等项目资金捆起来使用,突出扶持规划区内集中连片开发的无性系桂花苗桂花叶基地和桂花产业化龙头企业,改善桂花场、桂花农生产、生活条件。④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桂花叶生产、经营的软环境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杜绝”三乱“发生,确保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本文转载自
桂花树价格www.guihua199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