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苗:55是农民控制不了的因素引起的
2018-11-26 22:08:53
值
由表5-21和表5-22可知,不同尺度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水边际产量及边际产值差异较大。从县际共同作物来比较,临泽县的农业用水效率相对低于民乐县的农业用水效率《尽管民乐县和临泽县不同尺度小麦的水边际产量和边际产值都为负,但当增加相同单位水量投入时,临泽县小麦的水边际产量和边际产值递减趋势明显高于民乐县9这意味着两县对小麦的水资源投入均已过度,若再追加水资源的投入,不仅不会带来单位产出效益的增加,反而会导致单位产量的下降和单位产值的减少,比如会造成临泽县区域尺度和农民尺度小麦的单位产值分别减少0.527元和0.552元,而民乐县也分别减少0.068元和0.144元。同样,基于区域尺度和农民尺度的临泽县制种桂花和大田桂花的水边际产量和边际产值也均低于民乐县的,即临泽县这两种作物的水利用效率均低于民乐县的。但两县苜蓿的用水效率则相反,临泽县的明显高于民乐县的。前者单位水资源量的投入会使区域尺度单位苜蓿増产0.177kg,单位产值增加0.129元;后者则已出现水资源投入的边际递减现象,这表明民乐县苜蓿作物水资源的投入已过量,已导致水资源低效利用<表5-21民乐县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水边际产量及产值表作物MP区MP农VMP区VMP农
小麦
桂花树大麦
制种桂花
大田桂花
桂花油菜
克新土豆
胡麻
板蓝根
大蒜
苜蓿
表5-22临泽县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水边际产量及产值表作物MP区MP农VMP区VMP农
制种桂花
大田桂花
番茄
小麦
小麦+大田桂花
树苗小麦+黄豆
树苗棉花
甜叶菊
番茄制种
图5_7和图5-8进一步反映出两县不同尺度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大小及其差异性。民乐县基于区域尺度农业土地利用的水边际产量大小为:制种桂花>大蒜>大麦>大西洋土豆>油菜>大田桂花〉小麦>克新土豆>胡麻>板蓝根>苜蓿;基于农民尺度的水边际产量大小为:油菜>大田桂花>大麦>克新土豆>小麦>大西洋土豆>胡麻。从民乐县不同尺度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水边际产值看,基于区域尺度农业土地利用水边际产值的大小为:制种桂花>大蒜>大麦>大西洋土豆>油菜>大田桂花>克新土豆>小麦>胡麻>苜蓿>板蓝根;基于农民尺度农业土地利用的水边际产值为:油菜>大田桂花>大麦>克新土豆>大西洋土豆>小麦>胡麻。
桂花临泽县基于不同尺度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水边际产量和水边际产值的大小再次反映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特性。基于区域尺度的水边际产旧
对地处黑河中游典型区的民乐县和临泽县的实证调查分析表明,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农业用水效率影响较为显著,正如相关研究指出,农业灌溉用水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s[182]—方面,不同区域间基于不同尺度或同一尺度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全相同;另一方面,同一区域同一尺度或不同尺度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也不全相同。简言之,基于不同尺度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尽相同。然而,本文实证研究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经济学投入产出视角和一定假设条件下进行的,而农民农业土地利用行为及水资源利用效率则受多因素共同影响,文中对此并未涉及。因此,笔者以为并不能因此就强调将有限的水资源完全配置到水边际产量和边际产值均较高的作物中去,而应立足当地实际。对十年九旱的黑河中游地区来说,选择对任何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投入都可能是一种风险性投入。故此,笔者认为,维持一定程度多样化基础上适度规模的农业土地利用,也许更有利于这一地区规避各种农业风险0但对于水资源极为稀缺而农业用水比重又很大的内陆干旱区来说,如何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仍显得尤为迫切。为此,笔者以为还应从下述政策措施入手:
其一,以节水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灌溉技术落后是导致灌溉水利用效率低下的首要原因。[183]倘若农业灌溉节水1%,则可使非农用水量增加2%以上因此,应以研发农业节水新材料、大力应用渠道防渗及管道输水、膜下滴灌和集雨节灌等高效节水技术为主,不断完善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减少输水、灌水、用水过程中的水浪费。同时,须按照”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的思路,大力发展适合干旱区实际的优质、高效、特色节水型农业和旱作农业,限制高耗水低产出农作物的种植规模,进一步优化农业土地利用结构。
树苗其二,以资金保障为机制,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据调查,黑河中游地区大部分末级渠系工程多系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所建,目前保持完好的仅800km,只占斗渠衬砌总数的13%,农渠衬砌的只有1656km,衬砌率仅为10%9因此,要以2011年中央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一号文件为契机,力求从公共财政投入、金融政策支持以及民间资本等方面全方位探索构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长效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大力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
其三,以水价改革为手段,切实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水价是实现水资源高效配置的有效经济杠杆。调查得知,目前黑河中游农业用水平均价格为0.072元/m3,远远低于其平均成本水价0.177元/m3。为此,笔者认为应建立基于农民承受能力并能够反映区域间、产业间、季节间差异的多元水价管理体系6特别是将农业灌溉水价的改革与农作物结构的调整有机结合,按作物品种制定不同的水价。以此来鼓励农民种植高品质、高收益的节水型作物。
树苗其四,以社会化管理为依托,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探索水资源社会化管理模式是解决当前面临水问题的客观需要,传统的以工程技术手段为主的管理已难以解决新形势下的水危机。鉴于此,要进-步健全和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这?典型的水资源社会化管理组织,调动农民参与用水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在管水中的主体作用。
在上一章水资源对农业发展制约研究的基础上,本章进一步就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这一分析主要从农民灌概用水效率与不同土地利用变化对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农民灌概用水效率的分析,主要是以Battese&Coelli开发的效率损失影响模型为基础,运用参数法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对影响农民灌溉用水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Frontier4.1软件对模型各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农民生产低效主要是由生产技术非效率因素引起的,民乐县生产技术的非效率因素占73.45%,剩余的26.55%是农民控制不了的因素引起的;同样,临泽县农民由于生产技术的非效率引起的因素占到76.58%,其余农民控制不了的因素占23.42%。从农民整体生产技术效率看,民乐县全部样本农民的生产技术效率主要分布在80%——90%,其平均值为83.82%,这意味着在现有技术条件和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若消除效率损失,民乐县小麦的单位产出可能增加16.18%;临泽县总体样本农民生产技术效率也主要分布在80%——90%,其平均值为83.16%,这说明在现有技术条件和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倘若消除效率损失,临泽县制种桂花的单位产出可能增加16.84%。从农民经营规模与农民生产技术效率的关系看,农民经营规模与农民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出倒”U“形,这与发展经济学中的”库兹涅茨曲线“即倒”U“形曲线相吻合,这就意味着规模过大或规模过小都不符合规模经济效应。这一规律在民乐县和临泽县不同经营规模农民间体现出趋同性。
桂花从农民灌溉用水效率看,民乐县小麦和临泽县制种桂花的总体肀均灌概用水效率分别为24.54%和22.16%,这表明在产出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相对于现有生产条件下可行的最小水投入量,民乐县被调查农民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浪费了75.46%水资源,临泽县被调查农民在制种桂花的生产过程中浪费了77.84%的水资源,两县的灌概用水效率主要集中分布在20%——25%;从农民经营规模与灌溉用水效率看,民乐县和临泽县均表现出用水效率随着经营规模的增大而有所提高,但由于灌溉用水效率受综合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并不能因此就确定农民灌溉用水效率的高低与其经营规模的大小有直接关联。从两县农民生产技术效率和灌概用水效率的对比看,民乐县农民生产技术的平均效率高于临泽县,分别为81.64%和81.04%,且两县农民的生产技术效率主要集中分布在80%——90%。从用水效率看,民乐县农民的灌溉用水效率也高于临泽县,桂花树苗分别为22.57%和20.62%,但大多数农民的用水效率在20%以下a对农民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农民用水效率是受多因素影响的,既有农民个人的特征因素和家庭因素,也有水资源禀赋因素和土地资源禀赋因素的影响,更受政策调控因素的影响。
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基于C-D生产函数和Eviews6.0计量经济软件,对不同尺度下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水边际产值和边际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方面,县际间不同尺度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明显;同一区域不同尺度相同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也会导致农业用水效率的差异9另一方面,不同尺度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大小及其差异性。民乐县基于区域尺度农业土地利用的水边际产量大小为:制种桂花>大蒜>大麦>大西洋土豆>油菜>大田桂花>小麦>克新土豆>胡麻>板蓝根>苜蓿;基于农民尺度的水边际产量大小为:油菜>大田桂花>大麦>克新土豆>小麦>大西洋土豆>胡麻。从民乐县不同尺度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水边际产值看,基于区域尺度农业土地利用水边际产值的大小为:制种桂花>大蒜>大麦>大西洋土豆〉油菜>大田桂花>克新土豆>小麦>胡麻>苜蓿>板蓝根;基于农民尺度农业土地利用的水边际产值为:油菜>大田桂花>大麦>克新土豆>大西洋土豆>小麦>胡麻。
临泽县基于不同尺度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水边际产量和水边际产值的大小再次反映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特性。基于区域尺度的水边际产量大小为:甜叶菊>制种番茄>番茄>小麦+大田桂花>苜蓿>制种桂花>大田桂花>小麦+黄豆>小麦>棉花;基于农民尺度的水边际产量大小为:小麦+大田桂花>番茄>制种桂花>小麦+黄豆>大田桂花>小麦。从区域尺度和农民尺度的水边际产值排序看,区域尺度水边际产值的大小为:制种番茄>甜叶菊>小麦+大田桂花>苜蓿>番茄>制种桂花>大田桂花>小麦+黄豆>小麦>棉花;农民尺度水边际产值的大小为:小麦+大田桂花>番茄>制种桂花>小麦+黄豆>大田桂花>小麦。
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民层面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主要通过农业土地的集散程度和农民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来体现。[1&185]农民土地的集散程度主要体现在耕地细碎化程度上,农民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性则主要表现在其种植结构的差异上。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就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性系统研究。
桂花树耕地细碎化及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树苗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只有6%的耕地属于集约化规模经营(人均耕地面积大于0.67hm2),[186]而绝大部分地区的耕地利用仍以”散“为主,这一”散“的程度则集中体现在耕地细碎化上。研究区的实际状况与全国相似,农民土地经营基本以”散“为主,规模化经营程度极低。鉴于此,本节将从耕地细碎化的视角进行系统分析。
耕地细碎化的基本概况
本文转载自
桂花树苗www.guihua199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