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苗价格-冬季大棚桂花病害防治
2022-08-14 00:07:22
核心词:桂花树苗价格 树苗价格 冬季防治 大棚病害防治 桂花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
目录:
1、冬季大棚种植桂花由于管理不当很容易得桂花灰霉病
2、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
3、此病由茄链格孢属真菌侵染所致
4、一般气温20~25
5、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条状
6、叶片上表现茶褐色斑点或花叶
7、及时防治蚜虫
冬季大棚种植桂花由于管理不当很容易得桂花灰霉病
冬季大棚种植桂花由于管理不当很容易得桂花灰霉病、桂花早疫病、桂花晚疫病、桂花叶霉病、桂花病毒病等病害,发病高峰可导致整个大棚绝收。
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
苗期生病,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凹陷有轮纹。成株期叶片发病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茎部病斑多着生在分枝处及叶柄基部,呈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陷,有时龟裂,严重时造成断枝。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
此病由茄链格孢属真菌侵染所致
此病由茄链格孢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通过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从气孔、伤口表皮直接侵入发病。病菌生长适温26~28,一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流行速度快。农业防治: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灌水追肥要及时。选择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合理密植。生态防治:调整好棚室内温湿度,特别是早春桂花定植初期,闷棚时间不宜过长,冬季防治树苗价格防止棚室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药剂防治:发病前可喷洒58%甲霜灵600倍液预防;也可于发病初期采用粉尘法,喷洒百菌清粉尘剂防治;生长期可用百菌清烟熏剂于傍晚熏蒸或40%施佳乐悬浮剂、50%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幼苗感病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由叶片向主茎发展,使叶柄和茎变细呈黑褐色而腐烂折倒,全株萎蔫,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霉层。幼茎基部发病,形成水渍状缢缩,幼苗萎蔫或倒伏。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发病,形成暗绿色水浸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片背面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茎部病斑最初呈黑色凹陷,后变黑褐腐烂,易引起主茎病部以上枝叶萎蔫。青果染病,病斑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黑褐色,稍凹陷,病部较硬,边缘呈明显的云纹状。湿度大时生长白霉,树苗价格桂花树苗价格迅速腐烂。低温潮湿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95~100%时利于发生和流行。病菌经气流、灌溉水进行传播再侵染。该病为多次重复浸染的流行性病害。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中蔬4号、5号、强丰、佳粉、中杂4号等品种;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加强肥水管理,晴天浇水并防止大水漫灌,保护地浇灌后适时通风,施足底肥,采用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中心病株。喷药后闭棚增温,可提高防治效果。使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50~75毫升/亩均匀喷雾,可以达到保护和治疗的双重效果。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果、花。叶片被害时叶背面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淡黄或淡绿色的褪绿斑,初生白色霉层,后变成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霉层。叶片正面淡黄色,边缘不明显,严重时病叶干枯卷曲而死亡。病株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果实染病,从蒂部向四周扩展,果面形成黑色或不规则形斑块,硬化凹陷。
一般气温20~25
一般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菌侵染和病害发生。高温高湿都有利于发病,但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病菌通过空气传播,从叶背的气孔侵入。生态防治: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连阴雨天和发病后控制灌水。合理密植,大棚病害防治冬季防治及时整枝打杈,以利通风透光。实施配方施肥,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加磷、钾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好力克43%悬浮剂3000倍液,或50%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桂花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片略有皱缩,病株略矮,新叶小,结果小,果实表面质劣,多呈花脸状。蕨叶型。
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条状
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条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瓣增大,形成"巨花。植株不同程度矮化。条斑型。主要表现在果实和茎上。
叶片上表现茶褐色斑点或花叶
叶片上表现茶褐色斑点或花叶,背部叶脉紫色;茎上出现暗绿色到黑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条斑、病茎质脆易折断;果实上多形成不同形状的褐色斑块,但变色部分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入到茎和果肉内部,随着果实发育,病部凹陷而成为畸形僵果。一般春季大棚桂花前期该病较轻,进入5月以后,蕨叶和花叶开始加重;秋延后桂花病毒病比春大棚严重,主要为蕨叶和条斑病毒。棚室昼夜温差小,播期早,定植苗龄大,均可加重病毒病的为害。高温干旱,病害防治蚜虫为害重,植株生长势弱,重茬等,均易引起病毒病的发生。传播途径是通过摩擦、打杈、绑架等作业时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蚜虫、机械传播。可选用中蔬4、5号、鲁桂花3号、鲁粉3号、毛粉802、苏粉11号等。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种子应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处理可在播前用清水浸泡4小时,捞出后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20分钟,再捞出用清水冲冼干净后催芽播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培育无病壮苗、注意田间操作中手和工具的消毒。
及时防治蚜虫
及时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0.4%杀蚜素水剂200~400倍液喷雾防治。生物制剂防治:在桂花分苗、定植、绑蔓、打杈前先喷1%肥皂水加0.2~0.4%的磷酸二氢钾或1∶20~40的豆浆或豆奶粉,预防接触传染。在定植前后各喷1次NS-83增抗剂100倍液,能增强桂花耐病性,又可提高产量。同时还可用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