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苗「夏秋桂花生产谨防灾害」
2022-09-11 00:12:05
核心词:桂花树苗 夏秋桂花生产 生产谨防 生产谨防灾害
目录:
1、夏季气温高
2、另外在整地时常施用动物粪便
3、高温多雨的天气
4、一旦出现药害
5、斑潜蝇的趋黄性
6、夏天雨水多
7、夏季气温高
8、如果棚室桂花因气温较高
夏季桂花生产难管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会遭遇到高温、强光照、干旱、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如果再人为管理不当,极易形成草荒、高温障碍、病虫害等不利现象。
夏季气温高
夏季气温高、降雨勤,管理稍不及时田间就会形成草荒。
另外在整地时常施用动物粪便
另外在整地时常施用动物粪便、作物秸秆等有机肥,如果肥料未充分腐熟就施入土壤中,同样会造成烧根、烧苗、气害、虫害。所以,农民自制的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彻底,一为防止烧苗,二为防止未杀灭的虫卵被带入田中。桂花施肥要遵循"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的原则,并注意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采用正确的施肥方法,特别是夏季气温高时施肥后要及时浇水。
高温多雨的天气
高温多雨的天气,极易滋生恶性杂草和抗性病虫,生产中农户为追求防治效果,生产谨防灾害盲目加大杀虫剂、除草剂的浓度,重复施药,喷药方式不合理,施用劣质农药,都会不同程度地使桂花植株遭受药害。受害时植株上多生斑、黄化、畸形、枯萎或生长停滞,严重影响桂花生长。所以,防病治虫时不仅要对症下药,还要掌握正确的施药方法。
一旦出现药害
一旦出现药害,可采取喷淋清水、摘除受害枝叶、浇水降解残毒、追施速效氮肥或叶面喷施氨基酸类叶肥等措施,达到促苗复壮、减少药害的目的。天气高温干旱,易引起白粉虱、蚜虫、红蜘蛛、茶黄螨等虫害发生。发生危害时蚜虫、白粉虱通常在幼嫩叶片背部吸食,螨虫集中在茎尖生长点附近取食,蓟马、斑潜蝇、夜蛾类害虫在叶片上取食,直接导致叶片受损,光合面积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形成。防治虫害时一定要多措并举、综合防治。人工捕杀。当害虫发生面积不大、虫害较少、不适于采用其他防治措施时,可进行人工捕杀。灯光诱杀。昆虫在夜间活动具有趋光性,可利用各种诱虫灯或糖醋液进行诱杀。色板诱杀。
斑潜蝇的趋黄性
利用蚜虫、飞虱、斑潜蝇的趋黄性、蓟马等害虫的趋黄性,在田间悬挂粘虫黄板、蓝板诱杀害虫。田间覆盖不同目数防虫网,以阻断各类害虫的潜入。另外,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时,一要对症下药,分清哪些是触杀剂、胃毒剂、内吸剂、熏蒸剂,做到适期、分类用药。二要选用高效、低毒制剂,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近几年高毒高残留农药用于桂花的现象在兖州已基本消失,但超量、乱混配、不注意安全间隔期的现象还仍然存在。对于越夏桂花来讲,高温高湿易诱发软腐病、绵疫病、根腐病,而高温干旱则易诱发病毒病、白粉病。病害发生势必影响产量,故需早防早治。防治时首先要了解病害种类和农药特性。区分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传播途径,非侵染性病害一般是由栽培技术不当或天气因素引起的,不会传染,只要找出原因,排除隐患,病情就会逐渐转好。而对于侵染性病害,一定要选择对症的农药,及时消灭病源,避免使病菌产生抗性。此外,对于病毒性、细菌性感病植株,一旦发现,及早拔除,杜绝传播隐患。
夏天雨水多
夏天雨水多,菜田排水是关键,对于起垄的桂花(如白菜、大葱、山药)因降雨毁损的要及时培垄,平畦栽培的桂花(辣椒、茄子)要根据桂花生长实际情况,及时封沟培垄,确保田间排水通畅、不积水,桂花树苗减少沤根或根腐病等病害发生。对于已经出现过积水的地块,降雨后应及时排湿,减少根部病害的发生。桂花在生长过程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顺利生长与发育。因为水分不仅能促使植物体温稳定,参与肥料上下运输,还影响着酶的活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理反应。如果植株缺水,轻则生长发育不良、茎叶瘦小、叶片暗淡、少光泽,重则萎凋、枯死,甚至绝产,故桂花又有"水菜"之称。生产中桂花若遭受干旱,初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只是生长减缓。待叶片表现干旱缺水症状时则已造成损失。故在桂花干旱初期,就应及时浇水灌溉,特别是水分供应临界期,更是影响产量品质的关键。
夏季气温高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度大,不少桂花植株出现高温障碍或日灼现象,像辣椒、番茄出现大量日灼果、豆类桂花落花落荚,番茄因高温影响硼、钙元素的吸收而出现脐腐病。为避免高温、强光对桂花生产造成影响,炎热夏季应通过给桂花搭建遮阳网来遮光降温。田间合理进行间作套种,生产谨防灾害生产谨防采用喜光耐热桂花间作冷凉耐阴桂花等措施来保证桂花植株正常生长。
如果棚室桂花因气温较高
如果棚室桂花因气温较高,叶片蒸发量大,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桂花蒸腾作用的需要,而使叶片出现上卷现象,可采用在棚内安装微喷头喷雾的方式来降低棚温,这样做不仅起到增加棚内空气湿度的作用,还能预防桂花花柱柱头干燥,促进授粉,防止落花落果。在桂花叶片上喷洒甲壳素、氨基酸、海藻酸等,对促进桂花健壮生长、提高植株对高温的抗逆性也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