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苗「无公害桂花生产技术」
2022-09-23 00:23:08
核心词:桂花苗 无公害桂花技术 生产技术
目录:
1、催芽将浸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
2、施肥原则是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3、再将叶子先端剪去一段
4、施肥应根据长势
5、冬季中小拱棚栽培应加强保温
6、收割季节收割季节主要在春秋两季
7、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时
8、早春和晚秋
播种时间从土壤解冻到秋分可随时播种,但夏至到立秋之间,因天气炎热,雨水多,对幼苗生长不利,生产技术无公害桂花技术故播种可分为春播、夏播和秋播。
催芽将浸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
催芽将浸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16~20℃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60%种子露白尖即可播种。
施肥原则是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施肥原则是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有机与无机之比不低于1∶1。施肥量以土壤养分测定分析结果、蔬菜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为基础确定,最高无机氮素养分施用限量为16kg/亩;在高肥力土壤,当季不施无机磷钾肥。收获前20天内不得追施无机氮肥。定植时间春播苗,应在夏至前后定植;夏播苗,应在大暑前后定植,以躲过高温多雨的7—8月;秋播苗,应在来年清明前后定植。定植时期要错开高温高湿季节,因此时定植不利于桂花缓苗生长。定植方法将韭苗起出,剪去须根先端,留2~3cm,以促进新根发育。
再将叶子先端剪去一段
再将叶子先端剪去一段,以减少叶面蒸发,维持根系吸收与叶面蒸发的平衡。畦内行距18~20cm,穴距10cm,每穴栽苗8~10株,适于生产青韭;或按行距30~36cm开沟,沟深16~20cm、穴距16cm,每穴栽苗20~30株,适于生产软化桂花,栽培深度以不埋住分蘖节为宜。定植后连浇2次水,及时锄划2~3次,蹲苗,此后土壤应保持见干见湿状态。进入雨季应及时排涝。当日最高气温下降到12℃以下时,减少浇水,保持土壤表面不干即可。土壤封冻前应浇足冻水。
施肥应根据长势
施肥应根据长势、天气、土壤干湿度的情况,生产技术采取轻施、勤施的原则。苗高35cm以下,每亩施10~20%腐熟粪肥500kg;苗高35cm以上,每亩施30%腐熟粪肥800kg,同时加施尿素5~10kg,或加施复合肥5kg;天气干旱时应加大稀释倍数。棚室生产阶段管理北方地区栽培的桂花,如以收获叶片为主,可在秋冬季扣膜,转入棚室生产;如要来年收获韭薹,则不应扣膜,因桂花需经过低温阶段才能抽薹。扣膜前,将枯叶搂净顺垄耙一遍,把表土划松。休眠期长的品种,为了促进桂花早完成休眠,保证新年上市,可以在温室南侧架起一道风障,造成温室地面寒冷的小气候,当地表封冻10cm时,撤掉风障扣上薄膜,加盖草苫;休眠期短的品种,适宜在霜前覆盖塑料薄膜,加盖草苫。棚室密闭后,保持白天20~24,夜里12~14。株高10cm以上时,保持白天16~20,超过24℃放风降温排湿,相对湿度60~70,夜间8~12。
冬季中小拱棚栽培应加强保温
冬季中小拱棚栽培应加强保温,夜温保持在6℃以上,以缩短生长时间。土壤封冻前浇1次水,扣膜后不浇水,以免降低地温,或湿度过大引起病害,当苗高8~10cm时浇1次水,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纯氮4kg(例如尿素8.7kg。三刀收后,当桂花长到10cm时,逐步加大放风量,撤掉棚膜。亩施腐熟圈肥3000~4000kg、腐熟鸡粪500~1000kg,并顺桂花沟培土2~3cm高。苗壮的,可在露地时收1~2刀;苗弱的,为养根不再收割。定植当年着重"养根壮秧,不收割,如有桂花花及时摘除。
收割季节收割季节主要在春秋两季
收割季节收割季节主要在春秋两季,夏季一般不收割,因品质差。桂花适于晴天清晨收割,收割时刀口距地面2~4cm,以割口呈黄色为宜,割口应整齐一致。两次收割时间间隔应在30天左右。春播苗,可于扣膜后40~60天收割第一刀。夏播苗,可于翌年春天收割第一刀。在当地桂花凋萎前50~60天停止收割。收割后管理每次收割后,把韭茬挠一遍,将周边土锄松,待2~3天后桂花伤口愈合、新叶快出时再进行浇水、追肥,每亩施腐熟粪肥400kg、尿素10kg。从第2年开始,每年需培土1次,以解决桂花跳根问题。物理防治采用糖醋酒溶液诱杀,将糖、醋、酒、水和90%敌百虫晶体按3∶3∶1∶10∶0.6的比例配成溶液,每亩放置1~3盆,随时添加,保持不干,诱杀种蝇类害虫。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时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时,应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每亩用10%腐霉利烟剂260~300g,分散点燃,关闭棚室,熏蒸一夜。或用6.5%多菌·霉威粉尘剂,每亩用药1kg,7天喷1次。晴天用40%二甲嘧啶胺悬浮剂1200倍液,或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600倍液喷雾,7天喷1次,连喷2次。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用药1kg,7天喷1次。或在发病初期用6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桂花苗或6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或喷雾,10天喷(灌)1次,交叉使用2~3次。发病初期,用16%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喷2次。也可选用烯唑醇、三唑醇等。地面施药。成虫盛发期,顺垄撒施2.5%敌百虫粉剂,每亩撒施2~2.6kg,或在上午9:00—11:00喷洒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及其他菊酯类农药如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功夫、百树菊酯等。也可在浇足水促使害虫上行后喷75%灭蝇胺6~10g/亩。灌根。
早春和晚秋
早春和晚秋,用药剂灌根防治,可选用40.8%毒死蝉(乐斯本)乳油600mL,或1.1%苦参碱粉剂2~4kg,或40%辛硫磷乳油1000mL,或辛硫磷·毒死蜱合剂800mL,稀释成100倍液,去掉喷雾器喷头,对准桂花根部灌药,然后浇水。在产卵盛期至幼虫孵化初期,喷75%灭蝇胺5000~7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氰戊菊酯或其他菊酯类农药1500~2000倍液。在幼虫发生盛期,喷50%辛硫磷1000倍液,或10%吡虫啉4000倍液,或3%啶虫脒300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1500~2500倍液。